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25 点击:

  【摘要】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但通过对现阶段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英美文学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忽视,地位普遍偏低。本文阐述了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技能、培养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包容、提高交际能力等五个维度阐述了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素养;能力
  【作者简介】潘玉华(1975.05.30-),女,汉族,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将四、六级考试视为英语教学的“终点”,过于重视英语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提升。基于此,笔者例证了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带来教学反思。
  一、引言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的质量,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承担了人文教育的重任,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全面化、国际化,对其英语水平也有了进一步要求。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仍然更为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目的局限于四、六级考试过关而非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就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教育,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力量”,充分发挥英美文学作品的“润物细无声”的优势,为中西方文化搭建“桥梁”,落实其跨文化教育的功能,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力、沟通交流等能力,使其服务于国家战略,为国家的发展输送高素质、高能力、高执行力的人才。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服务于四、六级考试,“题海战术”成为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首选”。而通过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研究发现,教材选编的文章包含了大量的四、六级词汇与相关知识点,且其语言规整、句式复杂,虽然涉猎范围较广、文章题材多样化,但是内容过于枯燥,无法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同时,许多英美文学作品是生动而有趣的,能有效地弥补英语教材的缺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部分课文中涉及的英美文学知识进行拓展,分析该文学作品中的西方文化内容,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感性因子充分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共鸣,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八单元的Section A部分"There' 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语句冗长、句式复杂,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差等现象。若教师以文中名句“We ought to give our ability to our work but our genius to our lives(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能力献给工作,而把我们的天赋献给生活)”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奥斯卡·王尔德其人其思想的探索,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对王尔德的相关资料进行介绍时,作者选取其耳熟能详的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文字的优美,从而进一步论证其“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此过程中,通过英美文学的引入,教师将趣味、深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吸收知识。
  2.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系统的构建是日积月累的,是一个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因此,只有累积大量的素材,实现语料的大量输入,才能有效落实语言技能的提升。而其中,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方面,它是人类文学的心血结晶,拥有巨大的语料宝库,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另一方面,文学语言是最高层次的语言美学,凝聚了来自各国、各时代文学家的语言智慧。而事實上,如果脱离了文学作品本身,部分经典的日常用语表达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轻易感受到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使用方式,也轻松地体会到极致、精准、幽默等各种情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塑造的文学世界。而通过短时间、密集的语言现象的接触,,学生的语感和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语句的理解也不再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
  以"feet of clay"一词为例,若缺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对典故的了解,学生容易“望文生义”,将其翻译为“泥足”。而将其置于实际语意中,其含义着实令人费解。而此时结合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可知,"feet of clay"的典故来自《圣经·但以理书》第二章,巴比伦国王Nebuchadnezzar梦见了一尊金脑袋、银臂膀与胸、铜腹股、铁腿、脚一半是铁一半是泥(his feet part of iron and part of clay)的巨像,而当一块小石头击打了该巨像的脚,它便瞬间坍塌,分崩离析。由此可知,脚一半是铁一半是泥脚是巨像的“致命弱点”。而通过对相应文学作品的阅读,"feet of clay"的引申意义便水落石出——内在缺陷、致命弱点(尤其是大人物)。与此同时,学生还学到了其常用搭配词语为"have/has/had",并明确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