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04 点击:

      【摘要】双语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方法。实施双语教学有赖于师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融通的教育结构,也跟院校环境和学科专业特点密切相关。地方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宜盲目一哄而上推行双语教学。
      【关键词】双语教学;结构;地方院校;理性
      【作者简介】温卉(1982-),女,宜宾学院党委综合改革与发展规划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学研究;周世伟(1970-),男,宜宾学院党委综合改革与发展规划部,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文学、文化、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探析”(项目编号:XJYX2017B16)。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一般人们所说的双语教学,是指在一个教学环境中,教师在其母语之外,使用另一种或以上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双语思维能力和多种语言交流能力。在我国广泛开展的外语(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教学不在此列,它本就是语言学科教学,而针对软件工程、国际贸易、生物医药、动漫艺术等学科专业实施的双语教学更符合其本质特征。
      同时,这种“第二语言”还得成为“教学媒介”,不单对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术语、概念有语言层面的要求,而且对其在教学中使用外语板书、外文讲授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学生的口语、听力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各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第二语言环境的接受和理解,即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增强外语能力,或者说使学生有意识并有能力通过对第二语言的掌握获取关于相应学科专业的直接经验,避免因语言障碍带来的信息误解。
      二、双语教学的结构系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活动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双语教学的结构系统至少包含学校、学科、专业、教师、学生这样一些关联因素。
      其中,学校包含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本文仅以高校作为考察对象。就高校而言,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与传统的“985”“211”高校存在差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他们更是存在诸多不同。这类院校大都是2000年以来陆续由专科层次高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往往地处非中心城市,一般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条件不优,办学积淀不厚,高层次人才普遍缺乏,学科专业优势不明显,生源基础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这些因素必然对实施双语教学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存在先天不足。
      此外,实施双语教学还跟地方高校整体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有的沿海地区高校本身国际化程度较高,实施双语教学驾轻就熟。有的内陆高校积极主动走外向型办学道路,实施双语教学也是应有之义。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高校都有能力和条件推行双语教学。
      学科专业方面,并非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尤其是较多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学术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保持母语教学更有助于汲取中国文化数千年所积累的文化财富,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华东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在第四届全国双语教育研讨会上作主题学术报告时指出:“相比而言,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专业术语、基本词汇、句型结构、表述方法等比较固定,在词义、理解、诠释方面也趋于一致,而人文科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香港中文大学在办学理念上一直坚持“中英并举”办“中国人”的大学的原则,该校实行“两文三语”政策,“两文”即中文和英文,“三语”即普通话、英语和粤语。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和专业包括:英语文学、医学和药剂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和系统工程;采用英文授课但实验时使用粤语的课程和专业包括:计算机、电子工程、地理、政府和公共行政;采用中英双语的课程和专业包括:教育学、运动科学、管理科学、数学、音乐和哲学。
      双语教学最终是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师生的水平、能力决定着双语教学的实施成效。从教师的角度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一般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但除了英语专业师资外,往往口语交际水平不高,呈现“哑巴英语”状态,大部分教师无法使用外语流利讲话,在课堂上用“第二语言”进行知识讲授对他们来说显然是巨大挑战。从学生层面讲,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二本”学生,除外语专业的学生外,他们的外语基础普遍不高,词汇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口语能力弱,对外语科目普遍兴趣不大,甚至还有畏惧情绪。有的地方院校连基本的公共外语教学都需要分层进行,这种背景下推进双语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地方院校推行雙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水平及效果并不平衡,主要是地方院校双语教学发展水平不尽如人意,瓶颈问题依然未得解决。
      一是教师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尚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而流畅地使用外文板书、外语讲授,因此对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要求不低。他们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过硬的外语交际水平,他们不但要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这种语言来表达和传授专业知识,显然这样的语言水平要求更高。而地方院校的教师虽然一般都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但除了外语专业师资外,更普遍的现象是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呈现“哑巴外语”状态,其对语言的理解、表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口语交际水平一般不高,甚至无法使用外语流利交流表达。
      二是学生的外语基础和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双语教学的实施。地方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往往呈现“偏科”状态,除外语专业的学生外,他们的外语阅读能力不强,口语能力弱,对外语科目的兴趣往往不大,甚至对外语科目存有畏惧情绪,他们参与双语教学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有效性必然会打折扣。同时,中西方文化上有差异,思维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在理解双语教材的内容和知识背景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这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情绪,很难确保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