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立德树人”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综合英语》课程是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大一、大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进行思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其课程内核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综合英语》考核改革,要坚持严格过程考核,做到“四个回归”。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议精神,《综合英语》考核改革以项目驱动,师生共同参与,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实现内涵式建设。
【关键词】“立德树人”;《综合英语》;考核改革
【作者简介】武玉文(1990-),女,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洛阳理工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BOPPPS+对分课堂’的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洛阳理工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竞赛实践平台’的翻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各个阶段,各个体系。立德树人不仅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目标,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课题,更提出了探索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本科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本科阶段,亦是青年学生架构知识体系,了解学科前沿,练就独立工作能力,为做好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通过课堂内外、项目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归常识、回归初心”,“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做出努力。
《综合英语》课程,作为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大一大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责任。同时,该课程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重任。在新时代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与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单纯依靠课堂学习已远远不够,以一张试卷检测学生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动态监督力度较弱,不利于“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也不利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体现。因此,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进行了《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改革,以PBL项目驱动学习。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组教师在教授日常课程之外,为学生提供了“原版阅读”的指导和分享机会。学生平时进行“原版阅读”“阅读分享”,期末以小组阅读报告的形式呈现阅读、分享效果。“原版阅读”项目旨在帮助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的同时,进行“三全育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未来的成人成才打好基础。
一、 “回归常识”“回归初心”,为学生刻苦努力搭建平台
“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为学生搭建思想平台与学业平台,培养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在学生入学之初,翻译专业通过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会”,为学生刻苦努力搭建思想平台,以教师交流、学长传递经验的方式,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提升专业认同感,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不是轻松打游戏、吃喝玩乐,而是要刻苦读书、参加比赛、不断挑战自我,从而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翻译专业以《综合英语》考核改革为契机,以PBL项目为驱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业平台。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高校要引导学生读“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因此,翻译专业积极倡导学生“低年级读原著,高年级读外刊”。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原版阅读”,并将该项目计入《综合英语》课程考核。为保证学生阅读有指导,读有所获,,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翻译专业为学生搭建学业平台,挑选阅读书目,并于每周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具体措施为:翻译专业一年级学生可以分为不同小组,综合英语课程组教师均加入阅读小组,并选拔二年级学生作为学生tutor参与各组每周的分享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翻译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组教师根据美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蓝思阅读”分级原理,精心为学生选择英文原版阅读书目并制订详细阅读计划,如图1所示。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小组每位同学3分钟限时表达,PPT分享一周阅读拓展与思考。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分享会上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碰撞思想火花,为高年级创意写作奠定基础。
学生平时进行“原版阅读”“阅读分享”,期末以小组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阅读与分享的效果。经过一学年的“原版阅读”“阅读分享”,假期语言不停歇,学生继续进行英文“原版阅读”和中文“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如《古文观止》等,为未来的翻译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双语基础。
通过思想平台与学业平台的搭建,《综合英语》课程改变了考核方式,严格了过程评价,翻译专业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大学四年的努力方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与自我提升上。他们不仅在原版阅读中收获满满,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LIT—TAMK创新创业交流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第二届世界古都论坛、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和专业比赛,如第九届全国口译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做到了“回归常识”“回归初心”。
相关推荐
[郎方超] 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与认识分析
[史赛挺 郑军辉]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申林] 面向高校研究生开展学科服务的探索
[张朝光]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几点探索
[谢立志]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之探索
[姚琨] 中国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冀松娅 孙伟] 车辆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李凤芹] 履行高校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探索
[杨光] 将博物馆展览“探索式”传播模式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实
[彭晓美 陈霞芳] 人文化与专业化融入中职晚自习模式管理的探索
[王兴隆] 再论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董媛] 会展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张金美 林冬梅]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方竹君] 公共音乐图书馆建设构思探索
[王福辰] 高职院校档案收集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