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近年来,随着偏远地区对于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英语教育在偏远地区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但由于偏远地区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山南市X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中学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支持度较低;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究其原因,小升初的英语分值和课业负担加重使学生难以适应;家庭思想观念落后;师资配置不足、教学任务重,学校教学思路缺乏引导创新是造成该中学英语教育困难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为提升偏远地区中学生英语水平助力献策。
【关键词】偏远地区;英语教育现状;问题;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李竹颖(1994-),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严豫康(2000-),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学校也加大了对英語教育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偏远地区,英语教育对经济文化发展尤为重要,是当地学生升学和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首要保障。本文以山南市X中学部分学生和授课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访谈的方式,对校内英语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需求、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授课情况、学校师资力量等重点问题进行调查,深入挖掘偏远地区的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策略。
一、 山南市X中学英语教育现状
1.中学授课的基本情况。2019年之前,X中学英语教科书使用的是冀教版教材,现在主要使用人教版教材,现阶段初三的学生仍使用冀教版。每个年级有两名教师负责英语教学,平均一个班大概有35名学生。各班的课程安排不固定,初中英语改革后,分值由100分变为120分,课程由每周5节上升到每周6-7节,毕业班会延长一个小时用于英语教学。随着课时量的增加,平均一个教师要带2-3个班,任务量较重。教师主要注重语法教学和听力教学,每周会利用两堂课进行听力练习。学校基本没有开设英语课外活动,以前英语教研组举行过“英语单词竞赛”和“情景对话”,但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课下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基本由家长监督完成,多数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支持力度薄弱。
2.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学生的音标普遍掌握得不好,口语能力较差。因为小升初考试中,英语占比只有15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观念落后。初中之后,英语分值涨到120分,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基础能力偏弱,知识衔接困难,导致整体上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较低。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不喜欢英语。因为除了要学习藏语、汉语课程,现行的英语教材对于藏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同一个英语单词让学生翻译为民族语言会呈现不同的意思,英语、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多重转换提升了藏区学生的理解难度。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学生没有其他途径学习英语。
3.教师的师资能力水平。全校英语教研组共有6名教师,,第一学历都是本科。其中,有两名教师非科班出身,一个是计算机专业、一个是心理学专业。教研组组长有11年的教龄,援藏英语教师有20年教龄,其他4名教师平均教龄都在4、5年左右。由于当地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对学生的创新引导,导致课程教学刻板生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注重分值较高的板块,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没有采取个别化原则,这样一来,也会无端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挫败感和畏惧感。
二、 山南市X中学的英语教育问题
虽然偏远地区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义务教育成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部分学校教学思路落后,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滞后。调研发现,X中学主要以分值占比安排教师课时量,忽视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导致英语教学处于瓶颈状态、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思路的局限性,偏远地区教师未能经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缺乏先进教学经验和外出培训机会,在英语教学上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2.师资力量短缺。师资力量与教学任务不成正比。内地教学带班基本上是“一对一”模式,而X中学一位英语教师基本负责2-3个班,教学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较大。由于学生数量较大,每个班的学生大约有35人,各年级学生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教师难以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师资配置不足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但是其他的课程,比如说数学老师就很多,基本上都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由于英语教研组女性年轻教师居多,申请婚假、产假的话其他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
3. 教学方法陈旧。据了解,英语教材从冀教版改为人教版之后,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全靠自己摸索,缺乏教学层面的创新。教师的教学重点仍拘于传统的课文翻译和单词背诵,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重视不够。比如国际音标,教师基本不教学这方面,但是音标学习其实对学生记单词十分有效。再比如话题讨论,教师很少把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词组、话题来引入需要学习的课文,缺乏对于重难点的划分,导致学生在接收知识点时缺乏引导,教学创新性不是很强。
4.学生兴趣不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整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英语教材改革前,9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家长也认为学习英语没什么作用,认为英语分值占比小,随便蒙就有分数,导致学校英语平均分差不多就是二十几分。近几年英语分值提升,家长对英语的学习逐步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才好了一点。另一方面,60%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薄弱,大多是上初中之后才正式接触英语,不能正确摸索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57% 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会请教任何人,也不会自己查阅资料,久而久之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逐渐偏低。
相关推荐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黄素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谢春辉 王晨雪]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探析
[田光龙 李超] 羌塘盆地土门地区冻土及地层水特征研究
[谢春辉 王晨雪]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
[李雪萍] 对高中学生体育电子档案在实际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陈爱雪] 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路径分析
[吕红艳 韦福安] 传承与重构: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发展研究
[王瑀 蒲姝] 真实性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与文化失忆的解决策
[武真真] 浅谈职业教育和地区经济的关系
[韩英奎 张守义] 新时期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
[黄靖] 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能培养的探讨
[李玥 张之光] 赣南地区推行农民工免费职业教育的研究
[闫俊梅 于晓宇] 中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研究
[王伟] 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室)、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