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展开讨论,首先简述英语学科素养培养和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的意义,然后分析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陈晶晶,南通市崇川初级中学。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培养应当促使其全面发展。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英语学科素养相关概述和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的意义
1. 英语学科素养。英语属于语言类科目,与中文学习不同,在英语知识学习初期因为需要进行大量的词汇记忆,多数学生难以提起足够的学习兴趣,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语言的表达有所不同。同时学生还没有对英语学科加以充分地理解便被灌输大量的英语知识,学生难以“消化”,强迫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渐产生厌恶感、倦怠感,不愿参与英语知识学习。但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逐渐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受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素养,其中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以及思维品质。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便是从这四个维度着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加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同时需要在其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正確对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优化意义。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过于注重单词、短语、语法等知识的讲解,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多是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氛围和体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促使教学改变以往成绩提升为主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设定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另外,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讲解,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为其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偏差。因为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成绩提升至上”的错误思想。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多进行生词、短语、语法的讲解,缺少对课文结构和逻辑思维的讲解。课堂中大量的时间在进行生词、短语的记忆讲解,对于语法的应用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缺少实际应用培养,导致学生只“认识”单词,而不知道如何应用。另外,部分老师因为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便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当自身参与教育工作后没有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去积极调整教学理念,导致学生长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2.教学模式单一。因为教学理念偏差,导致多数老师开展英语教学仍然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一知半解,无法实现“学以致用”。另外,在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自身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只需要自身充分发挥价值即可,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参与课堂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充分,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盲目性。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之后便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单独讲解,没有按照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导致多数学生只是跟随老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缺乏主观性的思考探索。
3.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内容枯燥主要表现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拓展课外内容,为学生丰富学习资源。另外,部分老师虽然转变了自身教学观念,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能力,或者部分老师没有把握好课堂趣味性、娱乐性程度,而逐渐脱离教学目标,以上情况的发生均对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影响。
三、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1. 创建能动情景。能动情景创设指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可操作情景,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语言要素,提升实际语言水准,锻炼语言能力。例如,在进行A trip the zoo一课讲解时,通过文章阅读能够认识到动物园的具体位置,从出发到动物园再到动物观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能动情景。在教学正式开展前老师应当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单一通过课文中所提到的“Panda, lion, monkeys”等动物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进行相关内容拓展,添加“Pythda, kangaroo”等动物,吸引学生,老师也可以借助文章所提到的动物设计问题:“Students, do you know the living habits of the pandas? What is the monkey's character like?”学生回答结束后,老师提出:“Today, we go to the zoo together, to understand the living habits and personalities of different animals, quickly get on the car, we set out together.”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紧跟老师教学思路,老师拿出提前绘制好的地图,达到一个地点,开始详细地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动物。另外,课文中出现大量的描述路径的句子,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路径的描述,在文章教学结束后,老师提出问题:“Which student can tell about the path from his own home to the zoo?”进行单项训练,或者开展随堂测试,让学生写下答案,然后统一交给老师,老师对学生语句表达情况加以了解,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路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相关推荐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邓红梅] 新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引导途径探析
[张春燕]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管理
[姚君 陈玥竹]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干红霞]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教会学生自觉管理
[谢开芬 王友智]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黄素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周淑贞] 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赵志强 高妍] 论大学生成才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王文平] 独立学院大学生KEP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贾晓雪]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途径的思考
[刘清华] 数学应用性改革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何宇祺] 浅谈服务型基层学生会的建设
[沙壮 李顺 邱娜] 高校学生党员在群众中的引导作用
[陶慧敏]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