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451 点击:

      【摘要】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外语课堂上,如何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思政文化元素的渗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外语课堂思政文化元素的渗透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爱国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然后注重教材和文化点内容的选取,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点的比较分析,在课堂上融入文化自信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进行思辨与反思,最后达成真正的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思政元素的渗透与熔炼。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文化元素;中西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课堂;渗透路径
      【作者简介】欧求忠,武汉商学院中西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一、引言
      课程思政元素呈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化元素,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学英语,非常注重西方优秀文化的渗透,因为只有学好西方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定、刚要、意见,强调大学生学习并具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必要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的著作(外文版)的世界发行,不仅仅是向世界推介中国治国理政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和平,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个人推介我国新时期背景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提高文化自信。基于此,如何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通识课程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文化元素的渗透,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文化自信观的思政要求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2017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其中保留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并在“课程性质”中规定,“就人文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跨文化教育”,就是“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南》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可见,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英语。2020年教育部又對《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在五个方面指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就是在课程定位与性质方面,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蔡基刚认为,如要将大学英语定性为核心通识课程,必须在内容方面实施四个重要转向,其中一个就是:从跨文化教育向以立德树人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转向。要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观的要求。文化自信观的正式提出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文化自信”进行深入的阐释与解读。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昌盛”。习近平的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是以文化自信为中心,对中国社会现实及其人民生存发展状况提出实践行动指南的民族文化观。众所周知,外国文化并不都是优秀的,有些是落后的,有些似是而非,然而这些文化却对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甚至中国汉语言文字冲击非常大。特别是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或者在社会上接触外国文化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这些外国文化,有时候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中国文化到底有没有外国文化先进。因此,必须在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时融入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才能坚定自我,达到文化思政要求。
      三、外语课堂思政文化元素的渗透路径
      在外语课堂上,要从跨文化教育向以立德树人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转向,就更应要注重中西语言文化知识的良性渗透与融合,因为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知识层面更倾向于外族文化,特别是西方那些似是而非的文化,往往会导致他们认为外族文化优越于华夏民族文化。因此,中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锤炼至关重要。在外语课堂教学上的文化课堂渗透,就是要在课堂上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对中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打磨、研究、思辨,使优秀文化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做到立德树人,一方面更快地掌握西方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增加爱国情。外语课堂思政文化元素的渗透路径,可以从以下的五个方面得到贯通。
      1.要具备爱国和文化素质。外语课堂上西方文化的渗透路径,首先要考虑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传播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少,但最重要的就是爱国素质及文化素质。一个知识渊博的文化传播者如果不爱国,那么课堂导入或渗透西方文化的时候只会看到其优秀的表面,无法透过表面看到其腐朽的内在,因此传播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媚外情结”的文化内容,而且又不加以批判,最终会让学生向往西方文化而排斥本民族文化。所以,具备爱国的语言文化传播者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具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素质,同时也要具备西方优秀文化素质,缺一不可。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作为外语课堂西方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要从繁多的西方文化中吸取文化精华,排除文化糟粕。同时,也要熟悉本民族语言文化知识,能领会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具备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最重要的一点,高校外语教师要有文化熔炼、思辨的能力,就是能够通过课堂西方文化渗透,用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熔炼西方优秀文化,去除糟粕,保留精华。
      2.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恰当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选用问题。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可以使用的教材不少,有些大学根据实际情况就编有适合本校特色的专用大学英语教材,但比较有名气的颇受欢迎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集中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出版的新视野系列教材,还有就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这两个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基于现代教学理念,在选才上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和前瞻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等,难易度适中,比较适用于一般的本科院校。还有一套比较有名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就是浙大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但该教材有一定的难度,重点院校比较适合,一般的普通高校使用不太合适,因为难度偏大。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要注意该教材是否适合本校学生使用,否则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了。一般来说,很多高校偏向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原因之一就是上面说的难易度适中,而且教学资源丰富,便于参考与使用,很合师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