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373 点击: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等进行综合培养。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思政元素,教师要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维度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期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挖掘;维度;育人
  作者简介:李冰,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需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宪法法律思想意识,对每个青年学子进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思政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显性教育主要集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隐性教育则需要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内心。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进行课程思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政教育,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需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利于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大学英语是一门内容涉及较广的课程,包含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相关专业知识等,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以及人文情怀和开阔的视界。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授课,更承担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担。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点使得课程思政渗透于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教师通过课文呈现的历史、社会、文化知识,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明,借此不断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从而使学科育人作用最大化。
  二、大学英语育人目标使课程思政成为必然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可以承担国家未来发展重大任务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国际性特点使得思政元素的融入成为必然。教师通过文明互鉴,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协同效应,使教育更深入、更全面。
  三、在语言学习中了解时事
  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依托科学的学习任务、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学习最新的热点词汇让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进而设计交流话题,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分享达到育人和增强语言技能的目的。比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在课前五分钟向学生展示十九大报告中重点语句的英文版,通过向学生讲解报告的选词用句,将报告中蕴含的思想精华根植于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又如,通过观看介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英文短片,引导学生学习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词汇,引发探讨学生对我国抗疫卓有成效的原因,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维度
  课程思政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挥课程专业培养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属性。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立德”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对语言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的理解,并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素材编写、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估等各环节。“树人”则要求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以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身,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实现塑造、改变和发展学生的目标。
  (一)思政元素挖掘角度: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从中国视角传播中国故事,了解中国时事
  大学英语课程中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使学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因此,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设计中西方在教育、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对比的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在网上寻找丰富多样的数字化线上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筛选合适的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等教学素材。这种,教学素材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三册Unit1“The way to success”为例,本单元思政教育目标是通过名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秘诀。
  1.从主题中挖掘思政元素。课文主题是通过了解丘吉尔、 爱因斯坦、爱迪生、林肯等名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秘诀。其思政元素显然是了解学习名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境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有好奇心、事业心,不言放弃、立志高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值得信赖的接班人。那么教师如何通过学习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将思政元素真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文教学,内化到学生头脑中便至关重要。教师通过雨课堂在课前发送201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网偶像(ICON)栏目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中屠呦呦的入选理由材料,让学生去了解屠呦呦的成功历程,通过线上资料的学习,知晓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是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是怎样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一直坚守初心,通过中国的成功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提出课前线上学习任务,让学生列举心目中中国成功人物的功绩以及他们在成功路上经历的困难,为课中展示讨论打下基础。
  2.在词汇学习中拓展思政知识。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需要特定的语境。在重点词汇讲解环节引入含有此词汇的党政文件等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最新时事动态和文件精神,同時也受到思政教育。

20220716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