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975 点击:

  摘 要:和以往的教学改革不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由于语言学习和文化有着紧密关系,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一定特殊性。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特性。另外,由于文本本身传递着文化价值观,所以应该把课程思政的重点放在文本阐释上,思政元素的加入也不应脱离这一主要环节。
  关键词:课程思政;外语教学;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柳青(1986-),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关系隐喻、中医现代化话语、网络大众话语重新语境化。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围绕其进行的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便在各地高校蓬勃兴起,在学术界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许多研究者对其定义与内涵给出了各自的见解。研究者们普遍认同,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实际上,有关“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尖锐而深刻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郝德永认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意识形态属性曾经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元素,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的经济价值和专业逻辑在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发展实践中被充分认可甚至常常片面放大,逐渐形成了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政治化的倾向。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这种意识形态属性、逻辑与立场在学校教育中普遍缺失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课程思政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独特意义,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特殊性
  和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英语体现了与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阐释其承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Kramsch认为,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外语学习和目的语文化学习是无法分割的。在我国,随着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推广和普及,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早已变成了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与之相关,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论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界也愈加激烈。有学者认为目前英语教学的低效费时问题主要来源于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观念,并指出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全面的英语人才。而蔡基刚的观点恰好相反。同样是从教育成本和效果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淡化人文性,强化工具性。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教学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一问题也被称作“中国文化失语症”。目前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关于外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似乎是人文性被进一步强调了。王卓认为,从知识层级的角度看,课程思政超越了概念性知识或是方法性知识,指向的是价值性知识;在以往外语工具化的理念下,外语课程的价值性知识,例如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不被重视或没有深入探讨,那么就难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真正要求。实际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已经明确了大學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和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其中,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可以看到,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既包括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
  (一)大学英语课文选材
  语篇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思想内涵,而英语语篇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常代表不同的政治立场。可以说,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立场,不可避免嵌入着文化所属地的社会历史政治背景。另外,大学英语教材课文编选过程中,已然经历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筛选。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为例,看一下教材中的课文所体现的主要价值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 由郑海棠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目前被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广泛使用。这套教材的读写教程共计四册,每册包括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篇课文。罗红玲对四册读写教材的主题进行统计后发现,其中政治话题相对较少,而道德伦理方面的话题较多,例如诚信观念、性别平等、人权、动物权利等。罗红玲得出的结论是,这套教材总体上的价值取向能够反映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套教材中,同一单元的两篇课文常常是对同一话题不同视角的讨论,有时是互相冲突的观点和立场,这也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视角思考能力的教学要求。据统计,这套教材所有课文中,有八篇涉及性别观念问题,有七篇涉及环境保护或动物保护问题,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1%。作为在西方社会拥有较大话语权力的群体,女性主义和动物保护或环境保护主义的声音在知识话语中有着重要的建构作用。那么选择这些素材构成教材的主要话题之一,本身就是对这些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和声音进行传递,而恰恰由于这些篇章被西方主流话语和社会现实所建构,所以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真实的西方社会。在这个话语传播的过程中,编者对于文章观点和视角的仔细考量和筛选则是进一步完成了重新语境化的过程,而意识形态的建构尤其体现在选择哪一个群体的声音。例如,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讨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文章的视角是美国亚裔群体,这一群体在美国社会长期遭受较为严重的偏见。再如,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讨论了性别歧视的问题,文章作者从劳动阶层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性别平权声音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阶级问题。这篇文章的批判话语除了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性别平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全盘接受在英美社会占优势地位的中产阶级的声音和价值观。

20220725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