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ao@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课程思政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在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大学英语课程因课时量大、涉及面广,开展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探究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王静静,朱洪斌(通讯作者),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地高校陆续开展了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和讲座,旨在逐步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增强其育人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五个层面:第一,课程思政与教学理论的契合;第二,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研究;第三,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四,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第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实施群体。
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了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相结合的可行性和有效策略,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以教材改革为抓手,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等多维实施路径,但在如何利用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全方位、多渠道地发挥课程思政作用,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尚缺乏更为详细的实践方案。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多种教学理论相契合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该论述与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是高度契合的。岳曼曼和刘正光指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互动和培养学生在复杂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对学习策略、学习手段的指导;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上述教学理论从侧面印证了教育过程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和谐统一是切实可行的。
因此,语言教学理论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其教学实践探索指引了路径和方向。
(二)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研究
杨婧从国家政策精神导向、时事新闻探讨、传统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针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挖掘文章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教学实践探索,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能力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思政元素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从教学单元主题解读、思政元素梳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各个环节下好一盘棋,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认同本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薛黎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抓手:1.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2.教师自身思政能力与素养的提升;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良和加工,促进教师思政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和教学技术的进步,是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语言翻译法仍然大行其道,这种英语教学方法重点聚焦词汇应用、句型、句式、篇章结构分析等语言知识和能力层面。然而这种仅仅关注语言知识传授的“填鸭式”英语教学无法为实现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任务型教学、合作式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实施路径。通过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1.任务型教学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做中学”是任务型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将把握思政元素作为教学任务的出发点之一,把握核心要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中;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都围绕着语言目标和思政目标而设计。在作决策、解决问题、设计方案、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取长补短,这也是有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具体措施之一。
2.合作式学习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合作式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在发表个人看法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彼此尊重、彼此合作,这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3.混合式教学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岳曼曼和刘正光指出,混合式教学强调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合作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所具备的理论基础融合性、使用环境兼容性和知识重组性等本质内涵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念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通过完成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团队精神、合作与共同体意识。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实施群体
刘正光借用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五术”阐释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方式,并从道术、学术、技术、艺术和仁术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实践对教师不同层面的要求和期待。
“五术”强调教师自身的育人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只有具备了让学生敬重的学问与品行,使用恰當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使思政元素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最终在实践中践行。
20221007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