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tougao@xiaoyuanyingyu.com
  • 2023-01-02 所属栏目:优秀论文 点击:

      摘 要:2021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其目的是对课后作业进行管理和优化,降低当前学生的作业压力,让学生的身心获得综合性的发展。该政策的提出要求英语教师做好作业的“减负”与“增效”工作,想办法发挥课后作业针对学情、巩固所学、强化技能的重要功能,对作业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数量进行创新和把控,保证作业符合学生的主体需求。在此背景下,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在本文从“设计实践型作业”“设计综合型作业”“设计合作型作业”“设计自主型作业”以及“设计拓展型作业”五方面提出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对策
      作者简介:温婷婷,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驿马小学。
      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为主,教师通常要求学生抄写单词表中所学的词汇或者摘抄单元中的词组、句子等,让他们机械地读、背或摘抄,以配套的练习册为主安排相应的练习,存在着单调、机械、繁杂、重复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小学生对作业的热情,久而久之,还会降低他们学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找借口应付作业,不利于发挥课后作业应有的功能。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笔者在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提出的要求,其次提出了该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基于实践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提出的要求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学科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对作业的内容、难易度以及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首先内容上要符合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避免设计枯燥、机械的课后作业;在难易度上提倡设计有层次的课后作业,让作业能够满足存在差异学生的特定需求,在形式上要求教师采取书面、口头类、操作类、课外实践类等多种形式并存,力求调动学生建构作业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围绕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总体规律,,根据他们的可接受能力来设计科学、合理、难度适中的学科作业,避免给学生带去较多的课业压力,使他们在适宜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作业,同时发挥作业促进学生创造学习、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先导,也是提高作业完成效果的关键所在,要想让学生对英语作业产生较大的兴趣,那么作业的内容以及形式必须做到多样、有新意、具有吸引力。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对现行的英语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同时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根据他们的发展特点设计有趣的学科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课程的“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才能提高作业完成的“效”和“质”,通过兴趣提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二)生活化原则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在任何阶段、任何学科都适用,这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学习者生活实际、只注重书本知识等弊病而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和现实生活是不可分离的。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认真践行“生活化”的基本原则,打通英语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如今“双减”政策的实行让学生有了更多自由的课余时间,也有了更多享受生活、娱乐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教师要联系小学生的生活来设计可操作的、实用性强的英语作业,使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相应锻炼。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所设计的英语作业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思考、操作体验的空间和机会,同时作业应不应该设置统一、固定的答案,比如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就属于开放性作业,这样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进一步打破传统英语作业的“封闭性”,让学生在做英语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现、能够进行创新,从而强化他们的作业体验。“双减”政策也强调让学生摆脱以往单一、封闭式的作业模式,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基本原则来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
      (四)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是指类型、形式上的多元,如果教师长期给学生布置单一的作业会让小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提升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要想真正发挥英语作业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所布置的作业类型不能局限在书面上,必须遵循多元化的基本原则,为学生安排一些实践类、口语类、调查类、拓展类的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英语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运用,从而使他们的语言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布置多元的英语作业。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对策
      (一)设计实践型作业,强化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能力,也是他们今后学习更高层次英语知识的重要基石,要想促进学生该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光靠对单词的抄写、词句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加强对实践类作业的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说英语”的空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作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发挥英语作业“强化技能”的目的。“双减”政策也倡导教师改变以往以书面为主的单一形式,多给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设计实践型的英语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一定的语言实践,让他们体会到英语作业的“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既定的语言能力。
      例如,针对“Meet my family!”这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实践类的作业,要求学生邀请自己最好的伙伴到家里做客,并帶他认识自己的家人,用英语向他介绍自己的家人,还可以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合照,通过这一作业不仅可以拉进学生间的距离,让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其语言实践能力的发展。比如张三邀请李四到自己家里参观,李四一开始问道:“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张三回答说有四个,并向李四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This is my sister. She has big eyes.This is my mother. Her cooking is delicious”。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有利于让学生把自己在课上学到的单词、句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gzslib20221227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