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英语打卡软件作为具有自我约束和督促功能的英语学习工具,受到英语学习者的欢迎,也对其英语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打卡的过程中,基于每个人自身的不同特点,执行的结果会有不同,有些人能够坚持较长时间,有些人则选择放弃打卡。本文旨在从心理学及传播学角度对学生坚持打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学习打卡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打卡;英语词汇学习;心理学;传播学
一、研究过程
在网络中,很多人都喜欢用“打卡”这个词描述为了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努力坚持的行为,打卡机制旨在利用打卡行为对个体产生正向刺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个体的进步。
在新媒体时代,各类学习类软件纷纷面世,应用不同的打卡机制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这些软件使得他们有机会利用课堂外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为了探究英语词汇打卡软件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本项目组通过网络各平台对20名使用英语学习软件进行打卡的大学生进行了对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调查。在这三个月内,16名学生按照一定的频率(使用频率界定:一周7天中,学习1-2天为低频率,学习3-4天为中频率,学习5-7天为高频率)坚持完成打卡任务,4名学生放弃了打卡,即80%的学生能够坚持打卡。
通过对跟踪对象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项目组成员发现参加本次跟踪调查的对象为了准备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雅思、托福)而进行打卡的占总人数的68%;因为周边人打卡而迫于压力进行打卡的占23%;由于喜爱英语学习的占6%;其他原因的占3%。通过占比不难看出,大学生更多的是带着功利的目标进行单词打卡学习,期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自我提升。
本项目组对完成打卡的跟踪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78.57%的学生认为打卡软件能够给他们的单词学习带来便利,并且42.86%的学生认为软件学习的效果优于非软件学习。
跟踪对象指出,打卡软件给他们的词汇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随时背单词(90.91%) 、 随时查单词(81.82%),软件所拥有的科学复习机制让他们省去自己整理的时间(72.73%);在谈及通过打卡软件背单词比非软件词汇学习方式更有效的原因时,83.33%的学生认为使用打卡软件背单词之后对单词的应用频率提高了,66.67%的学生觉得是软件打卡机制在起作用;64.29%的学生认为非软件类词汇学习方式需要高度自觉,还有57.14%的学生认为非软件词汇学习方式需要自己安排计划,,耗费时间精力,所以他们难以坚持;81 .82%的学生坚持使用软件进行单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这样背单词有规划,更为系统合理(包括新背单词量、复习单词量、复习打卡安排)。
二、坚持打卡的原因分析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调查,项目组成员发现众多影响大学生打卡的因素。结合问卷调查呈现的结果,我们将跟踪对象能够坚持打卡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并从心理学及传播学角度对他们坚持打卡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解读。
(一)内部原因
因为打卡行为的主观性极强,打卡行为中心理因素影响处于主导地位,结合心理学理论,本项目组从打卡目标、打卡过程以及打卡效果三个方面作出了以下分析:
1.打卡目标。打卡目标的设定往往先于打卡活动,能够持续影响打卡者在打卡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效果。飞轮效应表明,为了实现一开始设定的目标,人们必须经历非常艰难的开始阶段。随着进程的推进,坚持会变得越来越轻松,直至最终实现目标。本项目组在调查中发现,顺利完成打卡的跟踪对象,往往在打卡前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给自己设定了合适的目标,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詞汇量;而中途放弃打卡的四名跟踪对象都设定了过高的目标,打卡的内容和自己现有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打卡行为收效甚微,从而逐渐失去信心最终放弃打卡。
2.打卡过程。打卡的整个过程以打卡活动为主体,除了要求打卡者有坚持下去的决心之外,还要求打卡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方式方法。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出,人们在处理未完成的事情时陷入的一种极端状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拖沓缓慢,不把一件事做完就开始下一件,导致最终无法彻底完成任何一件事。本项目组发现,放弃打卡的跟踪对象在简单的词汇尚未掌握情况下就开始记忆较难的单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后续打卡活动的进行;而大部分顺利完成打卡任务的跟踪对象则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简单的单词慢慢过渡到更难的单词,阻止了这种效应的发生。
3.打卡反馈。反馈效应指出,如果学习者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身学习效果的反馈,将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项目组成员在跟踪调查阶段定期对所有跟踪对象进行词汇量测试(受疫情和技术条件影响,部分跟踪对象未得到有效的监督)。对于那些坚持进行词汇量测试的跟踪对象,打卡目标的实现和词汇量的提升都能够激励其持续进行打卡。相反,未能按时进行词汇量测试的跟踪对象,由于缺少及时的反馈,学习积极性下降,离最初设定的打卡目标相距越来越远,导致最后直接放弃打卡。
(二)外部原因
结合传播学理论,本项目组从学习打卡行为中产生的“仪式”、打卡仪式化对用户自我形象的构建、新媒体碎片化学习三方面作出了以下分析:
1.学习打卡行为中产生的“仪式”。各类软件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实现用户的学习打卡行为。目前市面上的几款英语词汇学习打卡软件,用户大都通过猜测词义、重复记忆以及拼写单词的流程来完成学习。基于每款软件不同的设计形式,用户也可以添加一些个性化方式,但基本的学习模式不变。同时,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用户即完成当日的打卡任务,此时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将完成打卡的界面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
按照人类学对“仪式”的定义,习惯性的学习即可构成一种仪式,用户通过软件设计的学习流程完成了第一次仪式的构建;其次,用户在软件内部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构成了第二次仪式——打卡仪式;最后,用户将打卡界面分享至社交平台,即构成了第三次仪式。与此同时,用户收到他人的点赞与评论,新媒体社交平台的使用使得单向传播的学习过程有了一种互动性。
相关推荐
[史高嫣] 高校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研究
[孙海涛 刘立伟]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
[陈莉、] 试论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
[王秀红等] 信息时代大学生阅读倾向及高校图书馆对策研究
[景明明] 浅谈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袁嘉良] 论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周辉] 基于学生工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徐小菊]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
[王留志 凡萌] 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现状及对策
[韩淑英] 河北省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黑新宾 曾玉华]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孙立雄 孙冬雪] 共青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方式
[王冬霞]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现实基础分析及实践
[喻永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研究
[张俊利]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