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33 点击:

  摘 要:本文结合定向培养小教全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就针对小教全科学生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深挖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定向培养;小教全科;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一、引言
  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是指适应乡村小学教育发展, 能够胜任乡村小学阶段所有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为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乡村师资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6年起,安徽省每年定向培养2500名左右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预计到2025年,为全省乡村小学培养1.2万名左右全科型教师,基本实现全省村小、教学点每校有1名全科型教师。这些定向培养的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学生)毕业后由生源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定向培养协议占编分配到指定的乡村小学任教。“毕业即有编”“毕业即上岗”,肩负安徽乡村小学生的未来,因此帮助小教全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培养其理性平和的心态、富于人文关怀的情感、高尚的审美情操等尤为重要。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术界一般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英语课尤为特殊。一方面,英语教学会涉及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思想观念等,极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因此有效把握英语教学导向,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英语作为覆盖高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课时较多开课时间较长。以初中起点小教全科学生为例,如果以每学期18周为标准, 公共英语课在其五年的学习生涯中约有432课时, 多于其他公共课程的课时量,很适合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思政教育。
  小教全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是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而是需要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授课之余,还需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如何在英语课上帮助其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 具备适应乡村小学教育和管理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 进而承担帮助乡村小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以及助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小教全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小教全科学生面临不同等级的英语测试,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将英语等级测试作为教学重点,希望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更关注学生英语成绩是否优秀,设置的教学内容更倾向于理论知识,比如英语语法的学习、单词的读与写等,没有足够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至于在帮助学生端正英语学习态度、培养正确辨别中西方文化的能力方面有所不足。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存在
  英语教学以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现行英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西方文化、思想、社会风俗习惯等。比如,学生可以在英语教材中学到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并且要求用英语表达出来。但是,教材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的内容不多,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很难将中国文化用英语传播给外国人,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存在。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鼓励小教全科学生用英语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并把这份自信带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教给自己的学生。
  (三)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交流,有些学生因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容易削弱。另外,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弱,在面对较难理解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追剧,总是逃避英语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条件
  英语作为小教全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深挖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成为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当前,“互联网+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成为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通过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如何以混合式教学为媒介,更有效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小教全科学生的英语课程中,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一)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出相应的民族文化,而文化又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思想观念,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互联网+教育”的英语教学环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改变以往不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动力。
  (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
  學习英语主要是为了用英语交流,所以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就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工具。但如果只是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那么就无法展现出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英语作为小教全科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师利用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输人文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