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60 点击:
      摘 要: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野草在歌唱》,讲述了20世纪中期南非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歌唱的野草”题目灵感来自T·S·艾略特的作品《荒原》,采用象征手法赋予“野草”两重象征义,披露父系社会背景下,女性和大自然所受到的压迫和摧残,旨在构建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本文从题目“野草”的象征义和“歌唱”的炼字角度出发,对该作品的主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象征;父系社会;自然
      作者简介:曹斯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一、小说背景
      (一)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并称“双星”,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代表作有1950年发表的《野草在歌唱》,1962年的《金色笔记》,1952至1969年的《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及2007年的《裂隙》。这些作品于文体、风格、题材方面丰富多变,亦为莱辛创作的一大特色。
      莱辛的作品涵盖女性主义、现实主义,,还有科幻类作品。本文主题便带有对殖民主义的反对和对女性主义的维护方面的色彩。然而,莱辛并不愿被定义为“女性主义作家”——“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性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
      (二)内容梗概
      小说讲述的是穷苦白人玛丽·特纳和迪克·特纳结婚后出轨奴隶摩西,最后由于种族差异导致玛丽被摩西杀害的故事。玛丽的童年记忆不堪回首,从小家境贫穷,父母的争吵谩骂贯穿着她的整个童年。因此,她对婚姻和爱情并无向往甚至非常抵触。16 岁到 30 岁的青年时期是她最为幸福的时光,那时的她无须计划结婚,在镇上做老板的私人秘书——上班、聚会、打网球——她的生活自由且充实,没有丝毫预设中的孤独。然而年至三十,周围的流言蜚语开始此起彼伏,于她,是“恶毒到极致”的。无奈之下,她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和她一样“正需要一个妻子”的迪克。婚后生活虽然不如人愿但也可想而知,贫穷更是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黑奴摩西的出现成了一切的转折。也许是因为与迪克名存实亡的爱情挫败感,也许是因为黑人的认同感,玛丽找回了做女人的快乐,并很快与摩西发生了关系。然而玛丽不得不赶走摩西,最后戏剧性的结局令人唏嘘,摩西因爱生恨将玛丽杀死。
      二、“野草”的象征义
      (一)玛丽
      女主人公玛丽是“野草”的第一个象征义。父系社会的背景使得她沦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从幼时对父爱的缺失,到结婚后丈夫迪克的无能,再到出轨的对象黑奴摩西,这些人物的存在与出现无一不昭示着玛丽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包括她和摩西的感情(尚且不说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爱情,作者认为他们之间是存在爱情的,它使玛丽超脱于童年对爱情的阴影,在此之外感受到了快乐;对于摩西,他最后的扭曲行为也是因为他心中对玛丽的“爱”被妖魔化了),也没有幸免于难。玛丽徘徊在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之间,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甚至不清楚如何选择是对的。
      1.父系社会的“他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de Bearvoir) 在其著作《第二性》中首次提出了“女人是他者”的斷言。女人需要“此者”来确立自己的性别定位。不言而喻,在父系社会的背景下,女人已然沦为男人的附属品。由此可以解释,书中的玛丽 30 岁不与男人接触而被视为“精神失常”的原因。而在幼年经历的影响下,玛丽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的,并且自我怀疑和否定。所以当在被周围人嘲讽时,她自然难以承受这些流言。迫于压力,她开始物色“结婚对象”。这里,一方面,她是很勉强的,不想被他人看作不正常的人;另一方面,她在物色的也仅仅是一个“结婚对象”而已,无关爱情与性。由此,她并没有对爱情改观,她幼年时期的阴霾依然如影随形。对比婚前婚后的生活,可以理解为什么说“30 岁前是玛丽最幸福的时光”。
      于是她找到了和她同样“需要一个妻子”的迪克,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个人可谓是“殊途同归”。不难发现,迪克和玛丽的婚姻生活虽然不幸福,但他们两人却有相似之处:他们结婚有着相同的目的,为了建立婚姻这样一种关系,他们所寻求的婚姻都并非以爱情为基础。来到农村,玛丽原本对于新生活抱有希望(这种起初的热情与希冀和后来的失常形成对比,恰恰更加重了玛丽的悲剧命运),然而,生活的真相一幕幕揭开,她感到生活穷困潦倒,精神支撑更是几欲崩塌。她感到房子越来越小,越来越黑暗,房顶黑压压的,仿佛要将她压倒——她感到她在步母亲的后尘。她开始整日无所事事,也开始绝望空虚。她并非未曾挣扎,她开始做各种家务试图充实自己,但结果只不过是无济于事。她开始崩溃。她所经历的穷困潦倒和对固有身份的挣扎, 渐渐使她人格开始分裂。
      直到摩西闯入了玛丽的生活,她仿佛发现了新的自己,也从未见过这样对待自己的男人。摩西想和她在一起,这种感情很快便发展成了双向的。玛丽也想和摩西在一起,但又深受阶级的影响。在结尾,她赶走了摩西,招致杀身之祸。在莱辛的笔下,玛丽永远徘徊在两难的境地之中,难以抉择,迷失自我。不难发现她何以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2.幸福缺失的女儿。玛丽灰暗的童年生活直接影响玛丽的性格养成,也为玛丽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幼年时期,父亲母亲无休止的争吵,加之父亲的无能、母亲的抱怨,是导致玛丽对婚姻爱情产生抵触心理的罪魁祸首。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关系不和睦,最大的受害者一定是孩子。这就导致幼年时期的玛丽,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婚姻是不幸的”这样一个潜意识。所以 16 岁到 30 岁她其实是恐婚的,但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那时她不去考虑婚姻,也不为之所困扰,她过得很轻松。但到了30岁,别人异样的目光刺激到了她心里的不自信,使得无意识被迫转化为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这对玛丽并不公平,她被迫品尝父母婚姻不和种下的苦果,还要挣扎在被社会所抛弃的边缘。

    相关推荐


    [校园英语杂志社]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