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997 点击: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提高语言能力、传授英语知识”“实现价值引领、扩充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本文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展开研究,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下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一系列创新思路,如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科学设置英语教材和课程等,以期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效。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困境;创新思路
  作者简介:朱小林(1986.08-),女,四川南充人,伊犁師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跨文化交际;王子群(1986.05-),男,山东聊城人,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纲要还提出,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敢于担当,拥有这些品质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育主要由思政理论课承担。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各类课程教学中均应该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就是围绕将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各门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的作为大学通识课程,具有跨度大、学时长、覆盖面广等特点。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塑造,缺少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学生迷恋西方文化,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因此,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是极其必要的。将大学英语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解中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困境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难以保证
  大学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对思政教育涉及很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思政的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开始增多,但由于推行时间较短,课程思政的成效还不明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整体相对薄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不是英语教师的本职工作,因而教学时更加注重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传授,很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英语课程班级人数增多,大学英语教学多以合班或者大班形式授课,因此日常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课程思政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体现育人理念。再者,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学生更看重所学课程的实用性,关注课程对升学就业等是否有利。教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实为不易。
  (二)大学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容不足
  现行各版本大学英语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几乎都来自西方国家,主要体现英美国家文化,本土文化内容不足,教材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学生通过教材接触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必然会导致学生忽视中国文化,这样既不利于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也不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如果学生辨别意识薄弱,又不深度思考,接受的都是西方国家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久而久之,大学生会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生搬硬套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西方思想文化的素材占主体,外来思想文化大量输入,不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课程思政也有所了解,但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不明确,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实施课程思政,没有做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造成英语知识和思政教育内容“硬生生结合”的现象。这种情形下,课程思政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易对思政教育内容产生逆反心理。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探索与尝试。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的创新思路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展示中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差异,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要实现“有心的设计,无声的浸润”。
  (一)切实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要从“知识传授者”向“思想品德的导师”转变。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清楚认识到开展思政教育责任重大,自己不仅肩负着传授语言知识的任务,还承担着育人作用。在思想观念上建立起抵御外界不良风气、不受西方消极思想腐蚀的隐形屏障,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好的思政素养,本着“理念先行”的原则,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思政教育能力。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教师要不断学习,储备知识,才能精准地传授中国文化,不至于生搬硬套。第三,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参与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以多维形式展开,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乐于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同时教师之间应该相互交流课程思政教育经验,分享授课方法、教学资源,利用各自优势携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