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6945 点击:
  作者简介:王敏(1991~),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内容的优化成为“减负提质”的必经之路。对此,可以从合理表述、体现综合性和差异性、整体设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下高中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作业内容避免低效甚至无效作业,从而达到减少作业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整体设计作业内容可以从多角度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高中语文作业;合理表述;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1-0047-05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高中语文作业的相关现状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传统模式影响,在作业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质量是持不满意态度的(图1)。
  从调查结果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只有极少数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表示满意(图1)。在归因时,89.47%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待语文作业态度不端正”是导致作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据此可以合理推测:在作业问题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隔膜的。笔者对面向本校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现状和困境出发,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试图寻找“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作业内容优化的策略。
  一、现状分析
  就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高中语文作业的内容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完成周期与时长固定
  在实际的作业设计和实践中,很难对作业量进行确切统计,因为单纯靠统计题目量、页数等数据并不能科学度量作业内容,而类似能力层级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量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因此作业时长和周期是和作业内容、作业难度以及学生能力息息相关的。笔者在进行作业时间统计时,发现从整体上看,学生所需要的作业时长差异性不大(图2)。
  从图2可知,大部分同学每天需要15到30分钟时间完成语文作业,极少数同学高于或者低于这一时间段。据此我们发现,不同年级、不同老师预留的语文作业内容的数量是接近的。
  每天所需要的语文作业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作业的质量与内容。作业内容如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研究性,对学生来说比较有挑战性,那么完成的过程也比较复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有的作业甚至是长期的或者在周期时间内完成的。而考察作业完成的时间可以发现,很少出现周期性和长期性的作业。
  (二)难度集中于中等水平
  作业难度可以作为判断作业是否成为学生的负担的指标,学生认为的作业内容的难度可以看出作业设计的质量。
  由图3可知,语文作业的来源集中于配套练习,这类作业题目以较低难度和中等难度为主,少部分的“记忆背诵”类作业也属于低能力要求作业。总体看来,现有的作业普遍对学生高阶思维要求不多。
  (三)类型趋同
  作业的类型划分标准是多样的,比如分为书面类和非书面类,或者分为合作类和独立作业,短周期作业和长周期作业,等等,无论依据哪种划分方式,问卷结果显示的数据都反映出语文作业的一个特点:类型趋同。从作业来源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作业内容选择上以书面类作业为主,以独立完成为主,以当天的课时作业也就是短周期作业为主。而在大部分教师选择的“完成配套习题”这一作业内容里,题目类型也几乎确定。所谓的配套练习的题型是指向高考试卷的,虽然高考近年来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高考试卷的规范性、严肃性使题型相对固定,如选择题、简答题、记诵题等。
  笔者同时也发现,除去配套练习,教师会较多选择让学生“拓展阅读”或者“记忆背诵”,少数时候或者少部分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图4)。
  图4  教师布置的作业类型
  因此,即使是第二选择,作业内容的类型仍然是趋同的。必须说明的是,采取何种作业内容和类型,取决于作业的目标和功能定位,无论何种作业内容,只要质量保证,都能产生巩固知识或者提升能力的效果。
  二、问题与困境
  (一)关于作业内容的表述不清晰,目标性不强
  作业表述或描述清晰明确是确保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也是维持语文作业权威性的重要方式。有的教师在向学生传达作业时存在表述不明确、要求不清楚、有歧义等问题。比如,笔者在听取一节公开课时,作业设计是:小组合作阅读《乡土中国》,并互相交流,完成读书报告。这一作业的设计反映了整本书阅读的素养要求,也体现了小组合作和综合实践的过程要求。然而,站在学生立场上对这一作业设计进行再反思时,就会发现这一作业的操作性不强,没有告诉学生完成周期,也没有指明小组合作的范围,对相互交流的频率和方式也没有做出安排,对最终的读书报告作为一种总结性的作业呈现方式,也没有关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总而言之,这类作业内容表述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学生很难有效完成,教师在进行指导或者批阅时也会遇到问题,比如学生提交的成果针对性不强,过程中流于形式,那么教师就很难进行有效反馈。
  这类作业内容还有很多,比如:“预习《屈原列传》。”学生不能有效领会老师对预习的要求,也不知道要预习到什么程度,预习作业本身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要求和目标不清晰会直接影响这类作业的完成质量。可见作业内容和要求不明确是导致作业目标性不强甚至缺失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