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玲腻 字数:5023 点击: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进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全面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率。在小学阶段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应该更加重视应用趣味性小游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游戏的独特优势,令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作用。

【关键词】趣味游戏;体育教学策略;小学

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基本特征来看,体育游戏在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整体而言,趣味性的小游戏立足于体育运动的基础,采取不同形式的内容以及游戏途径,较好地实现了智力因素和体力因素上的相互融合。将游戏教学模式有效融入到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环境,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针对趣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旨在提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热身阶段:借助游戏展开引导

对于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来说,进行适当的热身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个环节比较简单而且时间也非常短,不过其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学生经过适当的热身之后,可以将身体在短时间内调整到活跃的状态,有助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避免受伤;另外,有效的热身活动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以便顺利引入教学内容。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们展开“蛇形跑”,在操场上用“S”型的路线进行慢跑;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设置一些标志,让小学生们分成小组绕着跑,碰到标志最少的小组为胜者,这样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中,起到良好的热身效果。总的来说,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型导入模式,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有助于创建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期间:运用游戏予以激励

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来说,老师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大多较为单调,基本上都只停留于口头上,实际效果不佳。整体而言,激励措施是进行体育教学较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效运用将会全面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并纠正错误习惯。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并激励措施予以激励,全面促成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化。比方说,“走走跳跳”中,老师可以为小学生设计一个情境,让小学生们想象自己是在动物园中能够见到的小动物,并且分别模仿自己记忆中小动物的行动表现,这样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们都非常乐于参与这种模仿小游戏,有的模仿兔子,有的模仿袋鼠;在小学生们都参与到模仿游戏中之后,老师提出了一个情境变化“下雨”,让小学生们用自己模仿对象的姿奔跑势到老师身边“躲雨”。等到所有的“小动物”都靠近了老师之后,老师就可以一一予以表扬,并称赞模仿得最像的小学生。这样的小游戏能够帮助老师很快将学生们带入到教学内容中,而且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激励评价也较好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愉快的环境中,小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记忆,满足他们的认知规律。这种师生互动较强的游戏也有效改变了小学老师的“一言堂”模式,较好地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给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通过游戏迁移化解

所谓“迁移学习”指的是将某种特定的需要学习的内容借助某种方式的影响作用促成理解和记忆,,整体而言,迁移学习的涉及范围相对比较广阔,一般能够借助学习渠道完成的知识、经验传递或者是行为方式共享等,都可以进行迁移。大部分情况下迁移是有正负之分的,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予以仔细分析和科学组织,并保证合理实施,既要兼顾迁移的正面影响,还需要尽量避免迁移带来的风险隐患。因为体育技能的学习往往拥有一定的规律,所以老师在授课中需要灵活地将迁移应用到教学中,令其得以有效优化。为了能够令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在课堂导入中就需要适当融入游戏,游戏内容和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接近或者有共同点,令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能够从游戏中迁移过来,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比方说,老师授课“立定跳远”,就可以通过“小青蛙过河”的方式来予以有效导入,鼓励小学生们模仿小青蛙过河的时候从荷叶上一步一步地跳过去的样子,随后导入教学,并辅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令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并熟悉立定跳远技巧。这样的方式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实现迁移教学中应用游戏的巨大优势。

四、深化内涵:采取游戏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