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世晓 字数:6170 点击:

【摘要】在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课堂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环节,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朝更好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意义,对现阶段我国小学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试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意义

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教学目标。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发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虽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需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意义

第一,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据较大比例。新课标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及提出“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的建议。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默读、复述等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理解文章梗概及中心思想的能力。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读写联系,从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第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我国,汉语的结构十分复杂,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就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文字的负载构造,更无法掌握好教材语言编写规律。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引导其对课文知识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第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水平。教师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散文、小说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下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不断提升其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成人化”现象严重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有的教师在选择学生阅读材料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的关注,习惯以成年人的视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没有设身处地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素材,使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教材存在疑惑。此外,教师在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复制“教师观点”,对文章缺乏亲身体验感,阻碍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很多中高年级的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往往在课堂学习中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所以,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想法的关注,而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比较被动,长此以往阅读教学的参与率不断下滑,最终会影响阅读教学效率。

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气氛

在中高年级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教学参与度,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气氛高昂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适当强化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在学生亲身阅读的基础上,采用“亲子阅读”“师生共读”“伙伴通读”等形式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从而营造较浓的阅读气氛,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班级内成立一个图书角,教师引导学生在加强基础文章阅读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阅读一些寓言、神话故事等。或者组织课堂内的“共读”活动,学生经过共同阅读文本与知识分享环节后,以小组形式展开阅读比赛,达到以“好”带“差”的阅读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组织一些多元化的“读书竞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嘉奖,同时,将其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更多的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有利于营造高昂的阅读教学气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创新阅读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