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柏其 字数:4201 点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学科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以及优化数学解题教学策略。希望能够转变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当前,国内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已经逐渐开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要老师的重视,,又要学生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的思想逐渐成熟,高考作为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开始有所不同,但仍有部分学生有叛逆的心理,与老师对抗,针对这一状况,数学教师要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确定学生的培育方向,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具体分析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方法,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创造能力的思维模式,它既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质,也可以看清事物的内在关系,还可以创造出一些新颖的事物。总之,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思维框架、自我探索与创新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如对数学内容、公式、定理提出创造性的论证和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数学老师提升自己的创新思想,确保教学的创新性。

创造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将课本学习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二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提升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是数学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行为,树立新的课程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比如将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教师能够通过网络随时访问学习资源中心,并且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另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生动图像、视频等手段,从静止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可以演示数学函数、空间图形变化,降低了数学教学难度。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可以用以下方式:一是播放视频:有一张A4纸,折叠了15次之后,高度达到3m,折叠了25次之后,高度超过了峨眉山。二是使用在Excel表格中完成列表,将折叠的次数与纸张的高度数据进行整理。三是利用Excel绘画y=2x(x∈R)图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意识,奠定思维创新的基础。

(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创造性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教学素材,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并渗透数学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过程中,通过引入数学史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情境: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时,常用小石子或画点来表示数。他们研究的三角形数发现,小石子的总数量为1,3,6,10,...若石子堆有100层,请问小石子的总数量是多少。

师生活动:将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问题,即求1+2+3+...+100=?这就是数学家高斯的事迹。

问题:(1)高斯采用的是什么方法?(2)高斯的算法利用了数列的什么性质?(3)高斯算法的实质是什么?

在上述的问题情境中,利用了数学转化思想,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问题,同时导入了数学史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三)举一反三,提高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锻炼自身的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解题思维,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1:若AB=2,AC=BC,求S?ABC的最大值

解法1: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

设BC=x,AC=x,所以S?ABC=AB×BC·sinB=

,带入数据可得S?ABC=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x+x>2且x+2>x

解得最大值。

解法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问题转换成为函数思想,通过函数图像来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