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剑勇 字数:6978 点击:

[摘要]当前,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教育行业对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然而,目前对课程资源的现实探索和使用还有诸多弊端亟待改善和解决。在对小学劳动课程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体教学品质的优劣有着重要影响,体现着教育领域对新课标的落实状况。因此,要增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在小学劳动教学中实现对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以及有效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也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引  言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以优秀的劳动品质与精神为傲,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够为人们的温饱与生计提供保障,还能够使人们获得优良的劳动习惯、能力以及态度。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且不能够忽视重要教育内容与环节。在小学时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的劳动能力、习惯等进行培养,对其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以及优化。近十年来,劳动教育本身的价值日渐凸显,已然受到我国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从中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实用技能,达到提升实践能力的效果,还可以促使其形成优良的劳动实践态度,不仅更加注重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卫生情况,还能够积极帮助父母完成家务,甚至形成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识,在自主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获得强化。另外,在共同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合作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同伴的重要性,形成优良的团队协作以及合作精神,对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培育作用[1]。与此同时,学校在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目前的生活,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真谛。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开展一些具有审美意义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诸如园艺等劳动活动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身体、心理成长提供优良的促进作用。

二、对课程资源要有正确的认知

在开展劳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课程资源有正确的认识,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劳动教师要将自身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经历,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其中一种。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形成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念。以往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时,通常将重心放在教材、题库以及辅助用书上面。当前,教师改变了以往的课程资源观念,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的、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形式和工具等都归类为隐形课程资源[2]。因此,劳动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知识面范围以及专业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当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可以使劳动教师能够将学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相联系,充分提升教学效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开发与配置劳动教育基本设施

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可以为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支持。学校在探索劳动教育开展方式与办法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对劳动教育基础设施的有效开发,并合理利用,将校内多种多样的劳动场所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并为其配备对应的设备、设施,以此来确保劳动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除此以外,学校也可以更多地对校内环境进行优化,诸如建造校内文化长廊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置身于优良的氛围当中,以此来优化劳动教育效果。除此以外,学校也可以与校外的一些单位与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其能够更多地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场所与基地,并且在其能力范畴内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科技支持,为新时期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设置具备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在小学生课程表中所占的时间比重逐渐削减,甚至退出了课程表,取而代之的则是价值更为明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学习课程等[3]。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各个小学教育院校更为关注对文化课程的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取忽视的态度。目前,新时期已经来临,我国教育改革活动的推进日渐深入,各个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所处的年龄及其对应特点作为基本依据,为其配置多种多样的劳动课程,编制与规划相应的劳动教育目标与规范,设立具备多样性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比如,在对低段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学校可以设置整理个人卫生、家务活动内容等教育课程,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劳动、生活习惯,对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进行培养;在对高段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烹饪技巧等方面的劳动课程,在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培养的前提下,对其艺术审美能力进行充分培养。另外,在规划与配置劳动课程时,学生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态度等加强重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个性,为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促进作用。规划与设置具备针对性的劳动课程,能够对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充分培育,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以及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坚韧、热爱劳动,承继我国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实现劳动教育与国家基础教育以及校本课程的高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