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津 字数:8414 点击: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是否到位、开展的方法是否简单、是否忽视学生的主体和自我教育作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生活化德育工作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更关系到未来社会接班人的整体思想素质。本文从师、家、校三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对中学生德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和阐述,旨在总结出最符合我国中学实际的、最有利于在实践中实施的、最有助于增强中学生德育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和实践

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德育教育过程中学习做人、立志与创造,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学校德育开展成效如何。它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更关系到未来社会接班人的整体思想素质。因此,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从师、家、校三个方面着手,增强中学生德育的成效。

一、教师要树立师德,强化师爱意识,创新教育手段,为德育开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教师要树立师爱观念,强化德育意识

1.用爱感化学生,树立师爱的观念

俄国哲学家郝尔岑曾说:“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到位的德育教育,事先就应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从而有效挖掘学生的自爱心、自尊心,激发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增强思想动力,最终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产生深刻影响。

2.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意识

作为教师要想做出有效的德育教育,首先自己的师德就要过关。中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模范的榜样作用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工作中的好作风、好行为,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陶冶。所以教师应该处处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品德教育更是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放松,永远展现给学生人性最好的一面,从而产生正确的引导效果。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就能影响着学生,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师要加强德育引导,创新教学手段

1.变灌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

要充分发挥生活化的德育培训,首先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不能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相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启发为主,用生活当中的事情来逐渐启发学生,让他们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去逐渐明白道理。在德育中要注重以引导教育为重点,不要动辄发脾气或劈头盖脸地训话,这样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我们应当要从事情起因背景出发,以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态度着想,以正确引导为指向。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从法理、道理、情理等方面进行教育,使学生主动认识到问题的正反面,从而引发思考和讨论。

比如,我在教耐力跑时,进行了德育拓展。从思想和心理方面告诉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优越,人就会像动物园里豢养的动物,会失去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处理能力,缺乏面对困境时激发潜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毅力,从而失去积极向上、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是非常有成效的。

2.变“说教法”为“激励法”

中学生的自尊心敏感且脆弱。中学生最反感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他们进行大声训斥与批评。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忽视这点,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的抵触情绪,从而以后再也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了,德育教育也因此无法进行下去。教师在上课和平时的工作中,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语言艺术,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多一些正能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建议,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因此,教师要改掉居高临下的讲话姿态,在生活化的德育活动中,以鼓励教育为主导,把学生从挫折感中拉出来。当学生迷茫、彷徨的时候,或者不知对与错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出现,帮助学生分清对与错,积极鼓励学生面对困惑时不害怕,从而正确面对事情本身。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需要转变,转变成新式的辅导教育,如平等的、协助的、启发的;助人自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关注的不是问题而是学生,促进个人成长,以学生为主,更重视个人需求;不否定学生个人感觉,多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其在生活各方面得到适应。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读心者、客观的引导者、氛围的创设和营造者,要有热忱的爱心、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引导技术和深厚的心理学功底。例如,有些中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做小动作的时候,教师可对另外一位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从而起到较好的榜样作用,捣蛋的学生也期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从不在乎表扬到争相效仿受表扬的同学。正能量的激励效果就展现了出来。

(三)留意、把握好教育时机,使德育方法多样化

1.让德育走进学校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