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毅燕 字数:6815 点击:

[摘要]本文以广州地铁18号线的开通意义与影响的调查报告为例,分析了语文学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与依据,具体分析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表达与交流、写作训练等语文素养锻炼的效果。笔者和课题组的成员将继续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与要求,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带领学生去感受广阔的社会生活发展,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去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瑰宝。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表达与交流

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双减”政策的施行也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学习。教育要扎根于中国大地,作为本地区的学子,我们语文学科开展了立足于本土日新月异的建设发展和环境变化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课堂放在了地铁站内,学子们的视线从课本转移到户外。”

近几年,横沥的发展日新月异,地铁18号线开通、灵山岛尖的崛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落户横沥等,极大地提高了横沥镇辖内居民生活的便捷度和幸福感。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改变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生于、学于本地的学生们有使命感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这些变化进行记录。

走进社会实践活动之广州地铁18号线调查报告是基于2021年10月份广州地铁18号线开通在即,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调查报告的语文科写作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回归写作的本真,深入探究本土经济与文化发展对写作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进行写作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也为横沥大湾区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记载横沥镇经济发展的缩影,也培养学生热爱成长成才之地的情感。

活动从开始筹划布置到指导践行,参与活动的同学经历了准备阶段(采风、小组商定采访内容,拟定采访稿)—采访阶段(小组采访,分工合作)—写作调查报告阶段(起稿,修改,定稿)—作品整合(筛选优秀作品,进行颁奖,争取报刊的发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的“要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

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狭窄,写作素材往往集中于个人生活,但学生这个阶段的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观察、采访、记录、写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定的价值基础。学生在关注本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文字作品,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从经济发展自信向文化自信的升华。

有一位参加了本次18号线开通调查报告的同学对记者说到:“我们查阅了地铁18号线历来的一些新闻报道,包括其自身的详细情况及开通的重大意义等方面。”该名同学说,第一次走上街头采访,难免会有些紧张忐忑,但总体结果他很满意,“不管是个人的胆量还是社交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收集的写作素材也更加自然和贴近生活。”可见,18号线开通的调查报告活动真实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语文科开展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广州18号线开通意义与影响的调查报告、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灵山岛采风活动、纪念服务横沥渡口数十载的渡船停运对周边人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中山一院南沙分院的运行对大湾区医学体系发展和人民看病的影响等)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的学科发展要求。

“实践出真知”“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语文的学习不能一味死读书,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去体验真正的语文生活。结合本土的时代经济建设与发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有更广阔、更贴近社会生活的体验,适应社会发展与语文学科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是符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求的具体教学实践。立足课本学习是根本与基础,但适应社会与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学也是语文科教学的担当与使命。如果只是一味的书本教学,就会变为纸上谈语文,忽略了语文科实践性的这一特点。江苏新桥中学的金华老师在《突破语文教学的手段是社会生活实践》一文中认为:根据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点,我们只有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以社会生活实践为手段,语文教学才能有新突破,才能显现语文教学固有的趣味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也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手段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策略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语文科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会先确定实践活动的对象,,如18号线的开通,笔者就拟定了以下调查要求:各位同学,广州地铁18号线开通在即,请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之旅,可以小组(不超过4人)合作,可以从18号线的建设之初、开通的意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前景展望等角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角度要细致、具体。利用国庆假期开展调查,建议与成人结伴而行开展调查工作,注意采访时的态度与礼貌,做好笔录或录音,多采访、拍照,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报告写作。这次的实践活动得到了不少同学的积极参与,形成了调查报告。毕竟这是学生第一次走进社会去进采访调查,学生普遍都比较害羞,而且因为学生不是专业的记者,所以不被一些想采访的人接受,但学生们还是克服了心理上的胆怯,勇敢地完成了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倡的“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