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勇志 字数:4394 点击: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日益为我国教育工作者们认可的教学工具,在我国的教育界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思维导图能够建立物理知识系统,扩展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文章从课堂预习、解题思路、复习知识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运用思维导图改善教学的实例,并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该工具的几点思考和实践,以供广大师生借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理,使各个知识的结构更加直观、清楚,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并加以梳理,再利用图形和文字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记忆关系,丰富了学生的个人资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中学物理的教学效果。下面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预习思维整理

在高中物理课上运用思维导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导学案进行分析,把个别零散的有关知识集合在一起,从而使其有针对性地学习重点。此外,老师还可以用区别标识来区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从而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比如,教师向学生讲授“万有引力定律”之前,可以尝试把与之相关的主要知识点集中起来,根据其中的知识关联制作出一个明了的思维导图。首先,这个思维导图是以“万有引力”为核心关键词,第一分支则是由牛顿第三定律、圆周运动、开普勒第三定律来组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万有重力的基本原理;其次,将万有引力定律的解析和过程看作是第二个分支,使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和重力的统一;第三,将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公式作为第三个分支,用于求解较简单的物理学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公式的适用范围;最后,由测量万有引力恒量的方法和意义作为第四个分支。那么,根据这个具有四大分支的思维导图,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认真研读课本,当有疑问时,可以通过查阅、提问等方式,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用思维导图解释物理学中的概念

比如,在“电场”的教学中,由于电场涉及了很多学生从未涉足的领域,其中的各种概念非常复杂,学生若不能完全了解这些概念,很容易造成混乱。由于一些学生对等势面和电场线的特性不太熟悉,导致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会产生混乱。在这种情况下,物理老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以电场为核心,画出一张思维导图,让他们对电场和电势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所知道的概念,不断地扩展,,从而形成对应的电场。基于这一理论,每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特征,建立符合自己的思维导图,从而全面地把握有关的物理概念。

三、思维导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出一个例子,让学生把思考导图运用到解题中去。就像一个小球,在屋顶上自由落下,在 t=0.25秒的时间里,通过一个高度为 h=2米的窗户,计算窗户和屋顶的距离,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老师通过对该问题的解析,使学生了解该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是时间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接着,老师给同学们出具了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思想导图,它是以自由落体这一特定的概念为核心起点,给出了 g的具体定义,表现的是物体在同一高度坠落时,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所呈现的关系。

在教师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可以较快地建立起与自身学习特点相符的自由落体的思维导学图,学生会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从而绘制出思维辐射导图。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公式不难计算出高度是2.28米这一正确的答案,而教师也通过思维导图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在综合复习中运用好思维导图

在高中物理的综合复习阶段,往往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数量庞大且琐碎,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并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对每一项知识的应用。

比如,在复习“运动”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在屏幕中间划出一个方块,在框里打上“运动的描述”,并让学生回想相关的内容。在“运动的描述”的框架下,老师可以划出三大类,即知识梳理、学法指导、总结升华。通过回顾和反思,学生可以理解矢量、机械运动、速度、坐标系、距离等相关信息,并在知识库的底部就知识的梳理进行书写;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有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复习。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提供一组参考系、坐标系等问题,并将它们记在“学法指导”一栏的最后,让同学们能回忆起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运用物理的能力。最后,通过对物理教学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进行正确的归纳、提炼,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常见的错误,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从而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