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东爽 字数:4386 点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一万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种不同方式、不同侧重点的阅读活动,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组织学生围绕某个议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建构知识,达成共识,并丰富阅读体验,以落实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群文阅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阅读多篇文本、整本书,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智慧的同时实现师生智慧共享。与其他多文本阅读不同的是,群文阅读模式不是单纯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而阅读,更注重学生阅读文本的质量,阅读文本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变化,换言之:群文阅读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基于语文基础,选取群文阅读议题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学情入手,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感兴趣的元素等内容,再结合文本特点,从文本描述的内容、文本表达的情感、文本体现的写作手法等角度入手,设置群文阅读议题,确保学生可通过群文阅读议题分析,发展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知识角度,教师可结合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设计群文阅读议题,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深化知识认识,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例如,某教师以“李白的诗‘真夸张’”为议题,选择李白的诗歌为群文阅读文本,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某教师以“不一样的小红帽”为议题,选择以小红帽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组织学生通过故事起因、经过和结尾的总结,对比分析文本差异,梳理文本结构,使学生掌握文本故事的情节划分知识;以“别样的秋天”为议题,选择描述秋天景色的文本开展群文阅读,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秋天,学习描述秋天的优美词句,感悟秋天景色的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以“故事中的‘选择’”为议题,选择《钓鱼的启示》《穷人》《桥》等文本开展群文阅读,组织学生思考如果自己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故事情节中的重大选择时,会怎么做?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单元架构,建构课内外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为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而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直接体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一个单元都有固定的教学主题,其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单元内课文主旨,提高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审美能力、运用能力,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为实现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教师大可依托单元主题整合课内外阅读素材,尊重教材、依托教材但不困囿于教材,适当结合单元主题拓展符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外阅读材料,既可强化学生对教材课文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一举两得。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池子与河流》,整个单元课文从主题上高度相似,都是以寓言和童话故事为主,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教学完这一单元内容后,教师大可以以单元主题为契机,可为学生推荐同主题或者相似主题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诸如推荐学生读《中外寓言故事精选》《伊索寓言》等书籍,让学生读不同故事,明白更多道理。通过单元主题延伸拓展,能够推荐给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依然很多,只要教师能够找准时机,导入课外书籍,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视野自然更宽、更广。

三、基于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积累

除了上述措施外,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以便于更好的支持教学开展。具体而言,应该以学生思维能力为突破口,令其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观察本质,也要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令其能够不断挖掘与探索新事物,以及事物的更深层次。

以《白杨》课程教学为例,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以及作者情感,还要去积极主动的了解文章背景,从深层次的角度去回顾文章内容,同时,还要具备扩展能力,根据文章边疆建设的背景去搜集其他有关文章、人物事迹,从而丰富知识储备,加深背景印象,这在扩展的过程中,也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精神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具体的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一方面带领学生阅读全文,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勾勒重点语句、描写词汇,并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从而深层次挖掘文章内涵。其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背诵以及运用笔记本记录文章中的好句子,特别是具有丰富情感的语句,以便于学生对优秀手法的掌握和对写作情感的理解。如果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具备探索精神,其写作素材就会得到充分积累,从而能够为阅读写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