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莉 字数:2048 点击:

【摘要】要想让语文教学质量保持在高水平,必须重视作业的作用。要通过语文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语文核心素养。目前教师对语文作业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作业设计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杜威的主动作业和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将对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

1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1.1 作业设计问题

“双减”政策强调,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作业设计敷衍应付,缺乏规划,随心所欲,甚至以配套练习册、单元测试卷来代替作业设计,或者从网络上下载、东拼西凑完成作业设计,导致作业设计流于形式。这种“拿来”和拼凑的作业设计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形式单一,内容也缺乏整体性,导致学生“吃不饱”“吃不了”。这样的作业设计谈不上“优化”,“提质”也就无从谈起。

1.2 创新作业的问题

“双减”政策鼓励教师不断创新作业形式,推陈出新,使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的乐趣。但部分教师误解了创新,致使创新作业变相地成了学生的负担。当思维导图、手抄报、诗配画这些所谓的“创新作业”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时,本身就雾里看花的教师们也被这些“乱花”“迷了眼”,,他们或绞尽脑汁挖掘创新点,或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不知不觉中背离了“双减”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的初衷,忘记了创新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拿最常见的创新作业手抄报来说,不仅需要学生全家总动员,而且完成时间远超过一个小时。

2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对策

2.1 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自主性作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所设计布置的作业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学生会出现不爱做、不愿做的现象。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增强生本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环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作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说明的是,在自主性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随后让学生在既定目标的导向下设计作业。

例如:在生字生词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检查时能够正确书写课后生字生词”。紧接着,让学生在作业设计目标的指引下自主设计作业。因此,在实际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顺口溜、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忆学习生字生词,获得较为理想的作业效果。在这一作业设计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有效凸显,在实践探索中归纳总结学习经验,并且及时有效调整已有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2.2 灵活变换组织,建立学习共同体

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学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通过表演进行学习。学生会反复阅读课文,对人物更熟悉,小组共同练习后在课上展示。学生由于要参与表演,所以对于课文的把握会更加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这样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给教师布置作业,然后来评价教师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哪种作业是受学生欢迎,引起学生兴趣的,从而优化作业设计。

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家长教育孩子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学生进入校园学习之后,家长和学生的交流就出现了一定的阻碍。教师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专题形式,让家长参与作业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和家长的交流。

2.3 把控作业时间难度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及“双减”政策均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教师以减负增效为导向,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各种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作业的时间和难度进行有效把控,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外作业,切实有效提高语文作业品质。对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如知识掌握情况、实际能力等。在作业设计完毕后,教师可以首先进行自我完成,初步评估作业的完成时间,根据所获得的结果调整作业数量,以典型性题目为主,减轻学生负担,落实核心素养。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