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洋 字数:2584 点击: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学生作业,教师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优化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调整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上优化与设计合理的语文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作业质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对学生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减”的核心不是否定作业,而是通过缩减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同时还能释放天性,使教育回归生活,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双减”背景下要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作业,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1]。

一、“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原则

(一)语文作业要具备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无法掌握,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知识点会淡忘,因此需要作业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提升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通常为学生布置大量的纸质作业,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作业布置形式与内容枯燥,缺乏新鲜感,也很难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高效率完成作业,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多样化语文作业,增添作业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作业完成率,并在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可想而知,语文作业设计要具备趣味性原则,才能实现有效的优化[2]。

(二)语文作业要具备层次性

作业是辅助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方式,对提升语文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传统的语文作业千篇一律,无法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无法提高作业质量,无法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业价值,教师在优化与设计语文作业时要确保具有层次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与需求设计语文作业。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有所差异,一些学生学习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在课堂中也能紧跟教师的节奏有效学习语文知识,但一些能力弱的学生就显得格外吃力。针对这样的问题,作业设计就不能一视同仁,而是要客观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练习,从而提升作业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一)有效丰富作业类型,激发作业积极性

“双减”要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从语文教学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提高作业类型的丰富度和作业内容的针对性、趣味性。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设计生字词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收集废弃纸盒,将纸盒裁剪成一张张卡片,将课堂中新学习的生字词等内容填写到卡片上。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亲手制作的学习道具进行设计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的设计更具创意。此外,学科与学科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将各学科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将书本知识应用到课外活动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要设计丰富的作业类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比如,用手机记录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具体表现,并通过观看手机记录内容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评选出作业完成最好的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作业氛围[3]。

(二)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层次的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教师如果在设计作业时一视同仁的话,那么那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就无法得到提升。教师应该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作业空间,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寻求个体差异的平衡,继而让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身优势,促进他们自由成长。

例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古诗三首》时,教师让学困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中的三篇古诗内容,然后要求学优生除了掌握课文三篇古诗外,还要课后去熟读一篇古诗。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布置和设计作业内容,既能使学困生产生学习动力,还能使学优生不断拓展语文新内容和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三)联系生活作业,增强作业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