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慧 字数:2556 点击: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素质教育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得到推崇,小学语文是学生锻造深厚人文素养的“主战场”,小学语文阅读对于该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语文教学并不重视语文阅读,学生阅读兴趣低,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小学语文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阅读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充满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本文特此探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1]。加强阅读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关键,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及其特征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所谓阅读,是指读者能够客观理解文章的原意,不存在曲解,其本质是尽可能地还原作者意图,并且不具有任何主观方面的偏见。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阅读是进行语言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益身心健康。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化阅读能力是无可辩驳的[2]。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性作用凸显。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对于听写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的养成紧密相连。与此同时,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阅读能力的养成还对诸如数学、品德、科技等课程的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是实践性特征明显。阅读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予以验证,与此同时,阅读能力的养成也不仅仅是通过应试模式予以夯实,还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三是训练时间较长。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日积月累,该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并且不可间断。总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环环相扣,彼此依赖。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由于很多教师未能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成长。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这也就要求教师充分研究语文文本内容,设计出相关的趣味小游戏、小故事等,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该环节逐步进入到良好的阅读状态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把握好导入环节与语文文本之间的联系,切不可发生脱离,否则将会弱化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最终的语文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例如,在学习《白鹭》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快速展开阅读,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第一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小谜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让学生猜一猜谜底。这时候,整个阅读教学的氛围将会变得更加活泼、更加愉悦。第二步,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再设计几个与白鹭相关的小谜语,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白鹭的兴趣。第三步,以谜语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始阅读这篇课文。学生一开始可能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趣并不是很强烈,而经过小谜语的烘托,他们就会产生较大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这样设计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语文阅读态度。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假如教师依旧在使用传统的阅读方式,那么很难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对阅读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阅读指导教学,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方式,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无限乐趣。对此,教师可将游戏教学法融入阅读教学,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阅读。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教师不应该磨灭学生这一天性,应该多组织游戏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热情,并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日积月累地阅读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能力。

(三)传授语文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