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芸 徐虎 字数:2719 点击:

【摘要】新形势下,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顶层设计,对现有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向进行革新、优化、调整,并且结合精细化、定向化的教学元素、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加完整、全面的教学指导。本文在新形势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要想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明确各项教学指标、教学要素,革新教学大纲,完善教学机制,给予小学生更加全面完整的思想指导。

一、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不灵活

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期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较为陈旧、落后,具体来说,大部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往往结合固定的说教模式,只关注教学工作是否正常开展,但是却没有适当地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期间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还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德育学习期间不具备较高的兴趣,在该过程中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灌输,无法结合创新创造的思想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探究。

(二)缺少实践元素

部分学校在德育教学环节沿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同时部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将相关教学目标设置过高,采用大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试图通过理论教育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还没融入更多实践教学元素,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期间做到“知行合一”,学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记忆学习,还没有对其进行实践应用,从而使得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不具备高效性。

二、小学德育教育措施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向

新时期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德育教学工作进行革新、优化、调整,开展顶层设计,明确德育教育任务以及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向,学校需要对教师团队进行科学、高效地建设,确保德育教师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指导,丰富德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使得德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重心和方向。新时期学校应当将“立德树人”放置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地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元素帮助小学生在德育学习期间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认知。其次,在日常德育教学环节,教师还需要明确当前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主要方向,明确德育教育内容和教学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落花生》相关课程知识时,需要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辛勤劳作,实事求是的思想元素向学生进行讲解、传递,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认知层次。

(二)增强教育灵活性

新时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当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思想认知缺陷问题对现有的德育教育方式进行革新、优化、调整,德育教师需要开发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以及所存在的思想认知缺陷,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教学规划,尽可能利用学生课后时间来与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地交流互动,以此来正确掌握小学生当前的心理动态,从而帮助小学生及时解决在德育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教师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学生相应的鼓舞肯定,同时在德育教育期间,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讲解“鸡兔同笼”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需要将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起相应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学校以及教师应当确保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在该环节教师需要采取顶层设计,在生活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并且将德育元素积极地与生活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德育教育延伸,并且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将德育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借助多媒体以及计算机软件设施,向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德育知识,并且将典型的人物事迹向学生进行讲解、讲述。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在特定的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学习进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项目来增强学生的德育素养,为学生构建积极正确的学习心态。

(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