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丽丽 字数:2536 点击:

【摘要】幼儿的启蒙教育应以适应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为基本原则,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从本质上讲是人本化的体现。因为幼儿对游戏存在天然的亲切感,游戏是带领幼儿探究世界的重要起点和桥梁,对于幼儿的自主发展有着莫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高效完成幼儿教育任务,促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具体措施

引言:

近年来,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游戏对于教学的实用价值,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使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活动,使课程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时若忽略幼儿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征,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将难以激发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1]。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构建游戏化的教学体系,遵循适应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了解世界。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契合幼儿的成长特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置相应的游戏

幼儿教师是游戏教学主要的筹划者和践行者,会直接影响游戏教学的开展效果。要想确保游戏教学顺利进行,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相应的游戏,确保设置的游戏能够满足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2]。

比如,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幼儿教师在设置游戏时要注意控制好游戏的难度,选择危险系数较低的游戏。如“过家家”等游戏对幼儿的要求较低,且安全系数较高,幼儿教师只需将简单明了的规则讲述给幼儿就可以顺利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大量的仿真游戏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小碗、小床、小勺、炉子等,借助这些仿真的游戏材料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中创设幼儿家庭成员各自分工的情境,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意识。

针对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游戏,要突出益智性和趣味性特点。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中班幼儿进行“按开关”“背对背夹球跑”的游戏,此种类型的游戏可以进一步增强幼儿的体质,对发散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大班幼儿的身体素质有了显著增强,此时幼儿教师可以为大班幼儿设置带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比如,“萝卜蹲”“抢凳子”等,此种类型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明确设置的游戏给幼儿成长带来的作用,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丰富游戏形式,增强活动体验

(一)竞赛类游戏形式

竞赛类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之一。以比赛的方式组织活动,是游戏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竞赛类游戏能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活跃思维,使其注意力更集中。例如,大班体育活动“丛林大冒险”中,,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以竞赛游戏的形式锻炼幼儿跳、爬、钻及平衡的能力。当教师口令一下,四组幼儿都在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油,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竞赛类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各方面的基础运动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能力。

(二)表演类游戏形式

表演类游戏是幼儿乐在其中的一种游戏,是集体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再现与自我演绎的过程,也是一种带有演出性质的游戏。在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根据童话故事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的内容及情节、角色,通过模仿和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表演。这些方式能够进一步深化幼儿的参与体验感,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幼儿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与情节,获得有益的知识与学习经验。

(三)互动类游戏形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互动类游戏,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收获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例如,中班体育活动“我是小弹簧”中,教师念儿歌,幼儿跟着儿歌做动作,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配合,更好地锻炼了幼儿跳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在活动中设置师幼互动类游戏,也能加深师幼之间的感情。

三、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