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琦浩 字数:2385 点击:

【摘要】定期的维护保养是保障电气设备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对当下我国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系统阐述电气设备质量、管理、运行环境和技术人员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对本行业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引文

随着各行各业对电气设备的多样性要求,我国电气设备的发展和应用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在电气设备的广泛实际应用当中,仍然有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不断改进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一、电气设备在运行与维护工作中的特点

根据工作环境的差异,电气设备一般被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由于其所处环境的差异,在运行上也有着巨大差别。由于许多地区的工厂电气设备往往处于露天环境中运行,这必然导致气候和温湿度变化对设备造成损耗,导致设备因缺乏维护而出现故障和损坏现象,这不仅大幅缩短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不利于电气设备的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电气工厂之间的技术水平也自然存在着差异,这必然导致同一区域内的电气设备无法进行相同标准的维护管理工作,难以及时发现和查看电气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内部故障,无法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方法,影响其在长期运行中的可靠性。

二、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设备自身质量存在差异

由于电气设备的生产厂商、型号、质量标准的差异,其质量也自然参差不齐,当下我国的电气设备应用领域还存在着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混用问题,这加剧了电气设备之前质量水平的差异状况。质量水平的差异迫使维护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必须根据设备的质量差异和自身特点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无法根据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这无形中为维护工作增加了障碍。

(二)缺乏对电气设备的管理

当下我国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机制,管控环节粗放,在管理制度建设的理念和模式上较为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使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对维护检修工作造成了障碍。除此之外,维护管理体系的建设缺失也必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缺失,导致电气设备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维护保养,并且许多企业在平时不配备专门的维护工具和装备,一旦出现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即使发现排查到了故障原因,也无法及时排除故障,增加了故障损失。不同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操作流程自然有所区别,而维护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无法明确区分这些电气设备的维护操作要求,导致故障频发,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效益都有着负面影响。

三、优化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电气管理制度

电气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有效改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突出问题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对电气系统内部工作流程和不同区段管控要求细致调查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电气管理制度,实现对电气系统各环节全流程的把控。应当从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流程当中入手,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日常的工作流程进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专人专岗。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监管制度规定要求,针对性地开展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对不按工作规程的操作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应当在维护保障工作实践当中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工作实施路径,不断加强人员管理,保障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设备检测工作

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之前,都需要按照厂家的出厂质检标准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测工作,保证电气设备的各项参数符合出厂质检标准要求。这一阶段的调试和检测工作,有助于发现和排查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此外,企业应当对设备的采购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采购人员应当做到对市场上主流品牌和技术参数性能以及性价比有着充分调查研究,才能在采购过程中通过比价选择性价比最高和最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电气设备产品。在电气设备采购完成之后,企业应当对电气设备进行二次质检工作,检验各项功能的可靠性,对一些新型电气技术设备,应当组织人员到厂家进行观摩学习,充分了解其功能原理和性能参数,并配备专业的检修工具和维护技术人员,做到在运行过程中对各种故障早发现、早解决。

(三)应用智能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