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治刚 字数:2699 点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前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实验教学已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改的推出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综合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自由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实现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

一、巧用生活素材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改下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提升,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教育问题。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规律,关注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问题解决和推理推断,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化的教育活动,如家庭实验和社区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教学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尝试灵活运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组织科学实验,例如在教授“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来充当不同的测量器材,比如用各种水平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各种盒子来测量沙土的体积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实验器材,例如利用牛奶盒子制作火柴盒,利用水果盒子做成纸片风车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需要在实验探究中注重安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趣味情境开展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在创设趣味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激励、启发、点拨和反馈作用,确保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教师要注重创设趣味化的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

比如,在学习“光的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寻找隐藏的宝藏”活动。在黑暗的教室中,教师将几个小镜子放置在不同的角落,并通过镜子与手电的反射光路来寻找最终的宝藏,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特性。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光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学生了解了光的传播规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在纸板上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并观察光线的反射、折射等现象。通过这样的趣味化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原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拓展第二课堂开展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设计上,教师可以将实验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自然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科学原理。但是学校中学习的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所以除了课内实验,开展课外实验同样重要,可以通过科普书籍、科学博物馆等途径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世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在实验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