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宋朝的制度内重外轻,相权在这一时间急剧膨胀。甚至有人称宋代之相权几近于宰相可开府治事之西汉。然而,宋代的相权的扩展与之前的朝代又有着区别,它并没有与皇权发生矛盾或威胁皇权,而是与皇权相辅相成。
1 宋代由内而外的相权扩大
不同于晚唐五代的节度使拥兵割据现象或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专权,宋朝的相权扩大称得上是由内而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意识最强的朝代。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一改自晚唐至五代武人为尊的局势,以文人为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官势力。
因为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长期把持朝中重要职位。长时间的权力浸淫和优越待遇养成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而士大夫在广泛参政的同时,宋代对于他们的行为格外优容。宋太祖立下祖宗之法,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这一前所未有的宽容政策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宋代士大夫的心理自信,也使得他们对皇室感恩戴德。
另外在薪俸上,宋代对于士大夫也格外优待。宋代的官员俸禄有正俸、加俸、职田等,十分丰厚。宋代对士大夫的礼遇也体现在对宰相班次的尊崇上。太平兴国八年(983)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宰相序立宜在亲王之上。”这虽与宋太宗亲王出身,希望借此来抑制宗室权力有关,但也体现了宋代宰相真正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宋代之所以对士大夫如此优容,与其建国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宋代承五代之弊,武人干政,祸害百姓。士大夫也在长期的被压迫过程中失去了气节,成为了依附于武人的谋士。宋代皇帝出身于武人,更知道武人为祸的可怕,故而对此的防范变本加厉。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联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加大藩,纵皆负朕,亦末及武臣一人也。”而防范武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低其社会地位,于是,士大夫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宋代统治者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拉拢士大夫阶层,在封建社会中,是沟通稳定底层人民的最好手段。
而宰相虽是百官之首,但依旧是士大夫中的一员,当士大夫整体受到重视,宰相权力的扩张也就自然而然了。皇权与相权,是在一个整体中互相依赖的一对矛盾。当双方的统一性占主导地位时,任何一方的强化都是对另一方的支持,宋代的皇帝意识到只有取信于士大夫,王朝才可以长治久安。
所以在宋代,相权虽重,却与皇权相安无事。其原因正是宰相代表的士大夫利益与皇权利益基本相同,宰相作为士大夫群体的一员,在士大夫倾心归附皇权的时代,自然对皇权无法造成威胁。
2 宋代相权的分化与合并
历朝历代,为防范相权过重,危机皇权,有不同的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点便是分宰相之权。隋唐实行三省制,就意在将宰相之权三分为决策、批驳、行政,并采用集体宰相议政行政的制度,从人数上再对相权加以分裂。后来又设立枢密院,意在夺宰相军权。
宋承唐制,也采用同样的措施,并且还设立了三司,以夺宰相之财权。但与二府相比,三司使人选由宰相决定,其地位又低于宰相,并不能真正与之分庭抗礼。具体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分割后的相权其实也有趋同的趋势。宋代采用两府合议的制度,宰相号称“事无不统”。在军务中粮草输送等等都与庶务有关,令得宰相可以参议军机,相比而言,枢密使处理政务的机会要小很多。另外,宰相位在枢密使之上,对于枢密使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宰相的人选也往往出自枢密使。在元丰改制之后,三司使一职被裁撤,宰相又恢复了财权。而且,元丰改制后,宰相为尚书省左右仆射,而主管财政的户部是尚书省的一个机构,宰相可以说是成为了财政主官的直接领导。
宋代的三省制,在演变中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一的过程。三省制本身实际上是一个为了制衡宰相权力而设的制度。但是,由于封建时期政府的效率有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三省往往并不能严格按照自己部门的权力来处理政务,宋代的三省长官于政事堂合议的惯例其实就是这样的体现。元丰改制后,干脆让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兼领中书门下二省,也就是三省合一。这种变化,是古代政府相权权力的自然体现。于是,宋代相权在经历了分割后,宰相依旧就拥有了皇帝之下的最高决策权、行政区、议政权。而且,宋代枢密使的待遇与宰相基本相同,三司使也有“计相”之称。可以说,,宰相个人的权力可能与西汉不得同日而语,但整体相权却相差无几。
3 寒门取士和制度对宰相权力的约束
相比较于内朝宗室和外戚可以借助与皇室血缘上的关系拥有统治合法性,外朝士大夫并没有这一优势,故而对皇权威胁较小。通过实行科举制度,宋朝的官员多从寒门取士。
随着隋唐之时对世家大族的不断削弱,在宋代世族对皇权已几乎没有威胁了。即使如此,宋代还有意对世家子弟在科举中加以限制。开宝八年(974)二月,太祖在殿试时对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其无谓也。今联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而且对通过科举的世家子弟,还有所谓的“加试”,大中样符元年(1008)四月,真宗特别“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在这种刻意的安排下,宋代科举录取的官员大部分为寒门子弟。
出身寒门的宰相,本身并无政治根基,完全有赖于皇帝的信赖得以拜相。于是一心一意地作为皇权的藩篱,为皇帝出谋划策。范仲淹“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就体现了宋代寒门士人感念皇帝的恩德。而且,宋代宰相时常自称“措大”,即一介穷书生,这是他们对自己身份的一种承认。仁宗死后,英宗因病废事,国家大事皆决于宰相,这时欧阳修就说“臣等五六措大尔,举动若非仁宗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因此宋代宰相不论进退出处,皆一心一意辅佐皇家。
而在外朝方面,台谏的作用是最大的。皇帝设立台谏的目的便在于绳纠百官,在宋代,台谏也确实起到了这一作用。宋代的士大夫因为自身地位的提高,再度重视起个人名节,一批方正的谏官起到了限制相权的作用。
但是这种监督必须依赖皇帝的支持。台谏不仅仅制衡宰相,也制衡皇帝,皇帝与宰辅一样,对台谏的制衡天然地具有反作用的离心力。因此,宋代宰相并不怎么惧怕台谏,台谏并不能侵占相权,而只能在皇帝的授意下作为皇帝的鹰犬对付某些与皇帝背道而驰的宰相。
4 结论
宋代的相权扩张归根结底是由于士大夫权利的扩展造成的,其内生性使得宋代的皇权可以安稳地容忍这一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宋代鼓励相权的扩张,元丰改制和后来南宋尊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都体现了这一点。宋代虽然一直受到外部的威胁,但内部不仅从未有真正威胁其统治的内乱发生,宰相还数次在外部危难中挽救宋室。这一点,无疑是加强相权和其背后的士大夫权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六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3]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49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八
[6]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57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九
[8]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