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构建
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系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1.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呈现以下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岗位群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企业和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
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产学相融”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
高职院校缺少对市场需求的详细调查分析,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扩大办学规模,专业特色不明确,和社会需要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力。另外,一味的迎合市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内容没有创新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材不能自成体系,教材内容与培养计划之间存在偏差,开设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其配套的教材内容欠缺,相关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先进性和针对性,这些教材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实际需求与能力培养的分离,缺乏一致性。
2.3 “双师型”的师资力量不足
青年教师大多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缺乏特色鲜明的优秀“双师”素质教师,尤其匮乏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
2.4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受限
国家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职业院校专门用于实践的经费少,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缺乏,造成一些实训和顶岗实习难以全面实施,培养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
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按照“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发挥行业优势,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以职业性和开放性为目标,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提高基础能力为保障,大幅度提高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新突破。
3.1 跟踪市场需求,抓好专业建设
坚持专业设置站在市场的前沿,紧紧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大投入对人才需求的有利时机,突出重点专业建设,建立起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用专业建设这一核心,统领整个骨干项目建设。
3.2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围绕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完善实践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践指导书,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在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与考核指标。高度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积极推行定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师队伍的适任性、教学文件的完整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考核的科学性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3.3 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课程开发顾问等召开论证会,对各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出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及课程教学模式,编制“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专业教学标准,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4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点,也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打造区域性的集生产、教学、可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社会品牌企业就“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实训条件和环境,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3.5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根据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着重培育具有引领作用的优秀教学团队。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注重教师的工作学习经历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培养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3.6 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实施管理及经费二级预算办法,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的主体作用,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兼职教师聘任和专任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建立健全以办学绩效综合评价为核心的激励、考核机制,促进系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士.社会需求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19)
[2]彭夏岁.“三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探究,2013(3)
[3]邵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4(3)
相关推荐
[李文丽] 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工程实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张学武]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皇甫文娟] 基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吴艺玲] 试论科技情报研究人才培养对策
[李玉华] 专业对接产业背景下武陵山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梅峰太] 高等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邓荣刚 李松柏]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教致贫”现象分析
[武真真] 浅谈职业教育和地区经济的关系
[历佳] 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浅析
[李瑶] 基于“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
[金艳]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徐增鎏 许溪] 基于存续传统文化与活化创意教育 初探高等艺术院校育
[李玥 张之光] 赣南地区推行农民工免费职业教育的研究
[刘丽伟] 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郜歌] 探讨艺术职业教育中赏析类课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