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欣 朱林 字数:2322 点击:

摘 要:目前,基层群众不少反映,老百姓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末梢堵塞”。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淤”,则会危及党和国家,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本文在对造成“末梢堵塞”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后,提出了几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以民为本

1983年的高考作文“挖井”在当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即便到了今天也常被人拿来引用,讲的最多的是要“立志专一”、“锲而不舍”,其实我们细想一下“挖井”不出水也是未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生动写照。

最后一公里(Last kilometer),在英美也常被称为Last Mile(最后一英里),经常被用来描述公共交通末梢和微循环的问题,比如“镇村道路的最后一公里”、“宽带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等。近年来,“最后一公里”被广泛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关键性的步骤。今天我们探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广大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中善始善终、重视基层、重视细节、重视群众满意度等特指的概念,通过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

《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出发点绝对是好的,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但是为什么有些政策最终并没有给群众带来预想的好效果呢?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往往是主要原因,有的是所谓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没能真正贯彻落实),有些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不能正确贯彻落实)。从大的方面讲,某些地方政府基层组织不真正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会造成民众对政策出发点的怀疑、对基层政府组织的不满,最终导致失信于民;从小的方面讲,有些干部在执行政策时不正确落实贯彻,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民众对政策执行环节又产生怀疑,导致对干部队伍的公信力下降。对组织的怀疑,对干部的不信任,造成了政府与群众、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距离的“公里数”越拉越大,要想解决目前这种失信于民的危机,当务之急就是要我们的政府和党员干部一点一点修补和重塑公信力,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沿着正确的方向“打通最后一公里”。

首先,“打通最后一公里”思想认识要到位。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各级政府和所有党员干部必然要与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相适应。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群众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了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坚定追求。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

其次,“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挖掘要到位。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原因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要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多看看百姓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多听听百姓迫切需求的真心话语。问题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逐一对照、逐一排查。如果不带着一颗真心到群众中去看去听,就不能听进真心话,也不能看到真状况,问题的原因症结也就不能真正被找出,也就不能找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正确方法,“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三,“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要到位。方向明了,问题也找到了,原因症结也分析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进行“打通工程”的实践阶段,对存在问题的从重从快解决成为立竿见影的关键。如果是因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要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除旧弊立新规,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是因为利益团体原因造成垄断的,政府职能部门要深入调研,打破垄断,还公平于社会,还利益于群众;如果是因为具体人员贪赃枉法、恃权弄权,要严惩不贷,绝不放任。

第四,“打通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要到位。通过解决问题,保障了人民利益,拉近了干群距离,修补重建了公信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一公里”现象多少还会重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要防止“最后一公里”换个“马甲”以新面目“卷土重来”,建立长效机制势在必行。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成功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并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通过工作机制有效改善工作方式和加强情感联系,真正地“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动力机制用明确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和用人导向切实推动作风转变;通过保障机制为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长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打通最后一公里”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以民为本”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原原本本送给群众,才能把党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实意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党群、干群关系才会“如胶似漆”,才能和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