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虽然我国银行改革已多年,但大量坏账依然困扰着银行,在我国发展与改革银行业的历程中必须应对不良资产这个严重的问题,要是不良资产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那么改革我国银行的步伐将受其严重阻碍,银行竞争力将被削弱,并对稳定运行经济与保障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更不利于加快发展经济。本文深入研究不良资产的现实意义及形成诱因,并提出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
关键词:不良资产;诱因;信用环境
从表象来看,形成不良资产是国家与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损失,根本上是社会全体公民的损失,它对我国健康平稳发展经济已经构成重大隐患,长期对健康平稳发展经济产生威胁。要是不良资产在银行所占的比重较高,对国家财政收入直接造成不利影响,对外开放金融业将进一步受到制约。同时因社会沉淀了大量闲散货币,这就逼迫基础货币被央行超额释放,造成通胀的隐性压力,我国经济安全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必须对金融化解风险予以高度关注,使资产质量在银行得到有效提升。依据相关测算统计,不良资产在我国银行业曾高达三成,而这些不良资产主要还是集中于国有四大银行。所以在当今金融和经济的形式下,减少与防范不良资产继续在我国银行大量产生,使体制性诱因得到真正化解,成为不良资产问题在我国银行被处置的关键。
1 研究不良资产的现实意义
现代经济重中之重当属金融,银行是资金实现流通的第一渠道。银行属于特殊企业,需要对它进行高度关注,它不仅与一般企业相似,都视最大化利润为主要目标,还扮演者对社会资金进行集聚与分配的角色,并肩负配置资金的重责,对增长经济的深远影响至关重要。从它的经营角度看,也与一般企业相似,担负自负盈亏的风险,但毕竟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其对外部具有十分重要连锁效应,正常企业破产,其损失主要还是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身上,然而银行破产其涉及面之广是可想而知的,相比其他行业,银行破产会有更严重的潜在连锁效应,可能会诱发一连串不利反应,甚至会引起可怕的金融危机,使整个社会从基础上对银行业,乃至金融整体产生不信任感,危及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保护金融业尤其是稳健运营的银行业是根本保障。但从银行在世界各国的不良资产状况来看,其长期存在着,尤其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给银行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并且成为银行破产的核心原因。如今世界各国对不良资产的处置、监控与关注已引起高度重视,并且不得不成为重要课题,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问题在我国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2 不良资产在我国银行形成的诱因
不良资产在银行形成的诱因是杂乱无章、繁芜丛杂的,正常而言,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一些国家,造成这种风险的诱因主要还是来自于银行自身不善经营管理,当属市场风险;然而不良资产在我国形成的诱因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从国家政策对银行产生的不良影响、产权模糊对信贷资金产生不利、金融监管不足等角度分析,详细探讨不良资产的诱因。
2.1 国家政策对银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在我国同存,致使经济主体呈现出双重性行为准则,政府必然要对银行、一般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地方政府与国家不仅要求银行、一般企业从大局出发,按照国家战略规划来发放贷款,进行项目开发,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并且接受政府对其实行实时管理,还要求银行、一般企业走向市场展开经营,搞好经济效益,自谋生存发展。银行的信用活动与金融秩序正因政府干预的不合理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它们被扭曲与紊乱,导致银行逐渐积累了存量风险与叠加增量风险。
2.2 产权模糊对信贷资金产生不利
其一,产权缺失主体,这集中呈现于国有及其控股的大型企业上。从客观上讲,国有企业在我国目前还缺乏具体的代表,还达不到市场经济对商品经营者与生产者的具体要求,所以难以对企业实行产权作为中心的有效而规范的资产管理、法人管理。也就是出资人是国家,能代表其产权的是谁,具体用何种方式来代表,享有什么样的权利,通过何种方式权利才能得以实现,代表国家产权肩负的责任有多大、实质上的责任是怎么承担的、是否愿意承担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如今已对产权制度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对那些深层次而核心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触及。与此同时,银行并非真正是市场经济要求下的对信用业务展开经营的企业,在产权主体上其经营管理者还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代表,依然具有企业所存在的所有问题。其二,产权不清晰的界限。在企业中个人、企业与国有资产融于一身,各种所有者的监督管理权难以行使,或是进行无效的监督管理。此外,部分地方领导认识有误,他们认为企业属于本地,,而银行属于国家,地方利益的得失受社会稳定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如何与地方无关。有些时候将信贷资金充当预算内资金,将市场配置资金的行为转换为财政分配行为。与运行信贷资金规律的根本要求背离,不但使正常的信用关系在银企间被破坏,而且造成信贷资金趋于财政化,国有资产必然遭受损失。
2.3 金融监管不足
近些年我国逐渐理清了金融监管体制,加强了监管工作,但相比国际金融监管仍有大量问题。第一,监管错位目标,当前对合规性监管仍然偏重,对风险监管忽视。市场灵敏性较差的合规监管,采取的措施通常比市场反应慢,对金融风险难以做到及时防范;风险监管具有明显的衡量、识别及处理风险的优势,能对银行经营状况及时反映,防范潜在风险。第二,监管不明晰的重心,金融监管部门缺乏对银行内控、治理结构的足够重视,监督乏力,通常比外部监管慢。尤其是未明确行长职责、经营管理组织职责,有效监督其行使职责缺失。第三,监管人员必要的素质欠佳,在监管工作中对于监管人员来说素质至关重要,监管人员的职业经验、整体素质及品质道德很大程度决定了监管的权威性与其质量高低。如今金融监管在我国相关人员学历低、缺少丰富的监管经验,也有不少业务培训不足的地方。并且被监管者通常与一些监管人员保持不正当来往,这让监管职责难以真正公平行使,致使打击金融非法活动不力,无法依法处理金融风险。
3 我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路
3.1 政府对银行减少行政干预
政府要对计划经济中对银行、一般企业实行的管理模式进行彻底改变,善用宏观调控的间接方式,严禁政府继续对银行强迫发放政策性贷款,尽量做到政府与银行、一般企业维持平等公平的协调经济发展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竭尽所能优化诚信环境,要有清楚的明文规定何为诚信,要严惩那些没有信誉度的人;要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完善信息披露,不管哪家银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媒体要敢于对它们从事的违规行为进行披露。
3.2 做好资本运作有力推动产权流动
企业要激活所拥有的一切存量资产,使其成为有效资产,实行托管、联合、收购与兼并等措施,达到高效运行、优化配置,使资本实现更大增值。如今对资本优化运行已是企业转变利润增长形式,尽早摆脱债务负担的主要路径与必然要求。资本通过优化运行,不但能够扭转国企资金单一来源路径与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让任何投资主体都有权益,并且能让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多元化投资主体。但就当下整体情况而言,管理国有资产的当局还是依附于行政管理模式, 类似于以往其他政府部门管理国企的性质,管理者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肩负所有者给予的责任与权利。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国家财产行使所有权的统一主体,让拥有财产的在法律上具有主体资格,以出资者身份对国有资产行使绝对管理权利,它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与法人主体。这不但能够使权利、责任得到更好落实,防范企业使用资金过度,诱发金融风险,并且能够改变政府兼顾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身份的现状,还能够处理缺位与虚置产权主体的问题。
3.3 加强金融监管促进效率的提高
其一,对监管人员要进行充实与培训,提高他们的队伍整体素质。其二,对金融业渐渐放松限制,让金融实现创新,转变对银行具体业务的限制规定,应让明确规定不能做的事情来代替能做哪些事情,进而提供更为宽阔的创新金融的空间。其三,倡导监管适度原则,大胆鼓励竞争,并非以监管规则来约束公平竞争。其四,监管部门要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存贷比重、贷款构成及流动性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加大考核银行降低不良贷款工作的力度,考核银行高层相关人员的业绩范围应该包括为降低不良贷款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果,对于那些措施不佳与成果不大的情况,应给予取消相关人员聘用资格、业务缩小范围及机构降格等惩处。其五,实现以下转变:金融监管要以法治代替行政管理,依法实施正确的监管,让银行真正做到自主经营;将合规与风险监管结合起来代替合规监管为主,把合规监管作为基础,主要进行风险监管;结合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取代现场监管为主,银行要量化指标,使考核的指标更具可操作性与真实性,让非现场监管提高工作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彻底处置好不良资产问题,就需要对滋生不良贷款的环境进行彻底净化,不良贷款在我国的形成有其体制原因,彻底净化滋生不良贷款的环境,就要政府对银行减少行政干预、做好资本运作有力推动产权流动、加强金融监管促进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士明,《多赢: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成功实践与理论思考》[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3
[2] 张惠,唐淑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J]企业家天地 2008(08)
[3] 梁珊 浅析我国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2)
相关推荐
[魏丽君] 论如何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杨阳] 浅谈我国的新会计准则
[张婧] 我国银行个人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刘威] 浅析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马增翼 王团结 ] 我国印刷行业的绿色转型思路研究
[苏丽亭 黄晓鹂 ] 我国慕课研究的计量分析
[蒋元慧] 我国海运服务业相关市场的界定
[舒小兰] 国外部分城市危机管理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彭席席] 各国城市矿产发展的比较及我国开发城市矿产的经济效益
[陈蓉 黄彬] 浅析我国小家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发展趋势
[石悦 张坤] 试分析我国小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
[苏磊] 对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瓶颈与策略思考
[王宏伟] 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研究
[张钱荣]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王丽平] 我国融资租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