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孙建飞 字数:2665 点击: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地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1 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 故事讲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3 情境设计法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境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4 典型分析法

    这也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5 现实演绎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如讲授福建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

    6 营造和谐课堂学习氛围

    6.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让他们经历合作、交流、实践等活动过程,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热情。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增强趣味性。注意新课的引入要生动诱人、精练点题、设有悬念。我在教《金字塔下留下影》这篇课文时,以《法老的诅咒》这个故事入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立刻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由于这节课牵涉到的地理知识非常多,有许多内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所以在活动中可能有不少错误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在教学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6.2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的识记。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一般会抽出3分钟时间给学生自己掌握支配,学生可以讲所见所闻,也可以表演。然后我才正式开始上课,每节课轮一位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在适当的时候。我也让学生当一当老师,让学生来给学生上课,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来比赛讲课,评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小组,这样学生在收集资料和准备上课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6.3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同时,教书育人,教师还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步。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学生都有模仿老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老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同时要学会理解学生。孩子们和教师可能有认知和年龄上的差异,要学会理解孩子,学会进入他们的世界,揣摩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不要把自己的错误意识强加给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广大教育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