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要】本文以经典美剧之一《老友记》的字幕翻译为例,从目的读者和译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接受美学对字幕翻译的启示和影响: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调动目的读者的审美体验、能动性和接受性,,使字幕翻译更具新颖力又不失原文精髓。
【关键词】接受美学 字幕翻译 《老友记》 翻译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开始引入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作品。因此,影视字幕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字幕翻译(subtitling)用来指翻译电影,电视等大众音像交际类型时使用的两种方式转换的术语。字幕翻译的宗旨在于其一要顺利达到观众的预期接收效果,其二要让大多数的观众能够看懂,其三要兼顾国外的文化底蕴和风俗习惯。而三者同时兼具便是翻译的佳作。本文以经典美剧之一《老友记》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与读者的角度出发,就接受美学理论作用于字幕翻译作深入分析。
一、接受美学
在以往的翻译过程中,都忽视了读者的存在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因此读者一直处于被动的阅读文本接收者的地位。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姚斯(Robert Hans Jauss)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理念,后来由姚斯和伊赛尔(Wolfgang Iser)共同研究发展,接受美学最后成为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个美学流派,同时标志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向整个西方批评发动冲击”。
接受美学突出了读者的重要作用,打破了以往以作者或作品为中心的翻译研究定势,实现了以作者或作品为中心向读者为中心的转变,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文学翻译活动过程变成了动态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以往的封闭不相连的过程。
接受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期待视野”,它是由读者原先的经验、知识和素养等形成的心理定势或先在结构,表现为对文学作品的潜在审美期待,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潜在的形成了一种“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又包含了视野融合和美学距离。“视野融合”指的是作者应该预测读者的期待视野,扩大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来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视野融合成为可能。所以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么文学作品能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要么文学作品达不到读者的期待,使其失望。这种存在的差距被姚斯称为“美学距离”。
因此,当目的读者阅读到的东西在他的意料之外的时候,即出现了一个美学距离(gap),该文本反而能更具有吸引力,让他更认真的去阅读,此时译者就提供了一个(step)让读者登上一个理想的高度,并最终形成一种新的视野融合。
二、接受美学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1.转换视角: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调动目的读者的审美体验。
Pheobe: I’m gonna meet a guy! And really soon! And he’s gonna be the man of my dreams.
译文一:他会是我梦想中的类型。译文二:他就是我的梦中情人。
译文一只是单纯的字面翻译,在目的读者(中国观众)现有的审美经验基础上,无法让他们产生共鸣。译文二中的梦中情人是中国人表述自己倾慕一个人的最佳词语,能调动中国观众的审美体验,符合中国观众的期待视野。
2.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译者与读者在视野上相互融合。
That makes two of us.
译文一:我的想法也一样。译文二:所见略同。
译文一的翻译虽然到位,但是太过平淡,无法让目的读者形成视野融合。译文二的所见略同。目的读者(中国观众)很快就能与译者产生视野融合:由“所见略同”联想到著名词句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指注引《江表传》的:“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所见略同”构成了中国观众的先在结构,将文化预设置于受众认知域和对异域文化了解的期待范围内,引用中国古典诗词,促使人们形成了期待视野的融合,拉近美学的距离。
3.重视目的读者的接受性,避免产生文化误读。
Rachel: Can you believe what a jerk Ross was being? Monica: Yeah, I know. He can get really competitive. Phoebe: Ha. Ha, Ha. Monica: What? Phoebe: Oh, hello, kettle? This is Monica. You're black.
译文一:凯蒂,我是摩妮卡,你是黑人。译文二: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译文一完全按照字面翻译,中国观众会看不懂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最终造成误读。译文二完整的表达了译文的意思。美国有句名言:“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意思是说自己和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而菲比巧妙的运用了这句名言来讥笑莫妮卡。翻译成五十步笑小百步,正好符合中国观众的期待视野,利于中国观众理解接受。
三、结论
《老友记》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剧之一,它充分反映了美国文化和美国当代年轻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要想很好的欣赏此剧,字幕翻译就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接受美学重视了目的读者的接受程度,提高了译文的审美水平和吸引力。通过《老友记》中的实例分析,论证了接受美学对于字幕翻译来说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采取这一理论进行字幕翻译,那么在今后的影视字幕翻译中就能翻译出更多观众喜爱的影视字幕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钱邵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2]金元浦.接受反映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相关推荐
[许珊]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
[郭译阳]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的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
[付涛 邢敬文 马红] 西方管理学视角下高校延长学制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刘利华] 多维视角下的兔子形象
[孙琳]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念探轶
[魏龙吉]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体系研究
[王瑀 蒲姝] 真实性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与文化失忆的解决策
[周雪]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修辞管窥
[赵曙亚] 国际化视角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李瑾] 以“载体”视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问题
[李锴] 父权化的“经济家长制”:非农化农村家庭中夫妻关系转
[储明珠] 浅论书法美学意象
[章妍] 形式图式视角下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朱芸,赵苍丽] 课外活动视角下财经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高小勇]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版式美学价值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