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604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英文之间的一些语言差异,从读音、语法和形态学等几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了促进英语学习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 语言差异 读音 语法 形态学
  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和中文有一些相近之处。比如说,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两者都或多或少的算是分析性语言,也就是说,都没含有屈折性语素。同时,由于互相借用,两种语言之间会存在少量读音相近的词,主要是在食品和技术领域。两种语言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语序是SVO(主语+动词+宾语)。除了这少量的相近之处,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更多是差异。深入地了解这些差异,对学习英语有很强的指导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种语言的读音、语法和形态学这三方面来了解一下其中存在的一些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之间在读音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汉语的读音方面,由于地区差异所造成的读音差异比起由其所造成的语言中的其他方面的差异要广泛得多。这种广泛的读音差异,显而易见地会造成在学习英语的读音方面存在困难。另外,在汉语的语音结构里,能作为音节结尾的辅音只有/n/、/?/、/r/,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读任何以这三个辅音之外的辅音结尾的单词,都会有问题。比如说,他们在读good的时候会读成/ g?d ? /,而不是/g?d/,他们喜欢在这种音节末尾加上一个元音,导致增加了一个新的音节。又或者他们干脆把末尾的那个辅音丢掉不读,比如说,把take读成/ te? /,而不是/ te?k /。而在四川和湖南等地方,由于受本地方言习惯读音的影响,人们也是往往/n/和/l/不分的,经常性地把/n/读成/l/,把/l/读成/n/。读音的差异方面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英语有重读音节,而汉语是没有的。英语的重读音节在时间上有一个完整的节拍,它所包含的元音能够完整清晰地被读出来,而非重读音节就可能被快速地带过,它所包含的元音的读音长度可能会被压缩。音节的重读和弱化也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读音时的一个大问题。在这里,既然我们讲到了音调的问题,那我们就必须要讲到意群。在英语里音调是属于意群的范畴有关的东西。所谓意群,是指把一些词连成一个群体来表达一个意思。每一个意群都有它自己的音调模式。一个词被划分到一个什么语调短语,以及用什么语调模式,都不会改变词本身的意思,但是却会改变整个句子的含义。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问句: “Do you want a hamburger or a hot dog? ”。如果我用单一的语调来问,并且一直用升调直到句子结尾,那就是让被问的人回答yes或者no就可以了,如果他两种都不想要,那他就直接说“No, thanks.”。如果我把这个句子分成两个语调群,一个是“Do you want a hamburger”,另一个是“or a hot dog”,,前一个语调群的语调还是不变,用升调,而后一个语调群则改用降调结尾。这样的话,被问的人就知道我是在猜测他想要其中的一种。如果他两种都不想要,他会说:“Actually, neither.”。但是在汉语里,每个词都有它自己音调模式,换句话来说,汉语的音调属于音位学的范畴。我们了解了这些差异,并在学习中加以留意并做好相关的巩固练习,就能为我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看中英文之间在语法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语法范畴来看,英语动词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时体,英语语法包括十六种时态,若单就“形态结构”而言,英语似乎有着多样的形式,比如英语的代词就有性、数、格之区分,动词也有时、体、态、气等不同形式,并且每一种形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语法体系中,除了在名词后面加“们”等后缀词来表达复数意思以外,大多数语法词汇都只有单一的形式。汉语的语法形态强调“意和”,两成分间的关系要通过通读上下文进行判断,并且部分内容会省略掉某一成分,需要联系上下文,通过言外知识来判断主谓关系。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少用动词或使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我们把这种倾向称之为英语的静态特征。而汉语在表达动作意义的时候则是有动辄就使用动词的固有习惯。英语的静态特征的表现主要有句法方式和词汇方式两种。前一种方式有使用非谓语动词或者非限定动词、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来表达动作意义等等。后一种方式有使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形容词、介词以及副词来表达动作意义等等。相对而言,汉语的动词由于没有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如果要表达动作意义的话,往往别无他法,只能起用动词本身。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例子,是关于英语的静态特征的句法表现方式以及它的中文對照:
  1. Because there is a great distance and there are not enough transport facilities, the rural world is isolated. The isola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information media. (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2. The very sight of him makes me nervous. (一看见他我就紧张。)
  3. I am sure of it. (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这几组对照里,英语的表达方式使用了“there be”、“be+adj”、“become+adj”、“动词名词化的sight”、“make+adj”、“be sure of” 等等使用非谓语动词的方式来表达动作的意义。而同样的动作意义,在中文的表达里,则全部使用了动词。我们再来看看另两组例子,是关于英语的静态特征的词汇表现方式以及它的中文对照:
  1.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