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579 点击:

  【摘要】Shawn Loewen 教授著作《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导论》从认知互动视角全面介绍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理论、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该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者、一线教师和二语习得专业学生拜读。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同时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教学下的二语习得 二语知识 操控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ritten by Professor Shawn Loewen presents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ies, empirical researches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related to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cognitive-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It is a book of profound theories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suitable for researchers,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jors to rea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the strengths and creativity of this monograph as well as its weaknesses.
  【Key words】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knowledge; manipulation
  一、内容简介
  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外语师生广泛关注的两大议题:教学是否有益于二语学习以及教学效果如何得以优化。《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导论》一书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副教授Shawn Loewen撰写,由Reutledge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从认知-交互视角(cognitive-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并将两者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除引言和结语部分,本书包括九章,涉及二语知识的本质、二语课堂互动、重形式(focus on form)、语法、词汇、语音、语用习得、课堂教学环境以及个体差异八个议题。每章的结构相似,从定义出发,对与话题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对代表性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或元分析并为教师向学生教授这门课程提供了教学活动借鉴。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解读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定义。与之前学者(Ellis, 2005; Housen & Pierrard, 2005; Loewen, 2013)对ISLA定义稍有不同,本书认为教学下与自然条件下二语习得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语言习得发生的场所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而在于学习者是否有尝试习得(attempted acquisition)的行为和学习环境中是否存在系统操控(systematic manipulation)。根据这两项前提条件,本书作者把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定义为“旨在理解学习机制、学习条件的系统操控对非母语习得和发展的影响”。(Loewen, 2015)在这个定义框架下,作者重点聚焦二语输入、语言处理和学习情境的操控(manipulation)对语言习得和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解释了语言、习得和教学等主要术语的概念、教学下的二语习得与自然条件下的二语习得的关系、二语习得理论与二语课堂的关系,以及不同二语习得理论流派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所持的不同观点。
  第二章从二语习得的目的是语言知识还是交际能力的争议出发,引出关于二语习得知识属性的讨论。本章从认知视角介绍了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的区别以及技能习得理论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这两对概念在很多方面是对应的,但就理论而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认为储存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并相互独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则被看成连续体(continuum)。通过练习,陈述性知识可以被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者在获取显性知识时需要有意识的运用注意力资源,而利用隐性知识时却是快速而无意识的。在区分了两类知识之后,作者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讨论从语法领域拓展到词汇、语音和语用领域,并解析了学习者在教学中怎樣习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了阐释学术界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关系的不同看法,本章还概括了界面假设(interface hypothesis)的三种流派,第一种是无界面假设(the non-interface position),即显性知识无法转变为隐性知识,两者完全不同并独立存在。第二种为弱界面假设(the weak interface position),即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虽然属性不同,但显性知识能帮助学习者监控二语产出过程并增加学习者对输入语言形式的注意力。而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强界面假设(the strong interface position) 则认为显性知识能转变成隐性知识,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发的流利的二语产出历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习得陈述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习得程序性知识,第三个阶段则是通过时间和练习将知识自动化。本章对实证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教学与知识的关系,从显性教学中获得显性知识,从显性教学获得隐性知识,从隐性教学获得隐性知识。总之,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手段。
  基于第二章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基于内容的互动和注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习得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