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061 点击:

    作者:石璇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于社会现实,是对时代的特征的映射,体现着每个时代的人性精神和文化素养,,因此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传播人性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功能,对于文学作品人文素养的探讨可以很好的了解相应时代的精神和特征。英美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尤其是近现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英美文学作品展示了英美文学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通过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深入了解英美社会人文价值和演变历程。本文在以往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素养,探究其社会表现,以加深对英美人文发展和人文素养研究的深度。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人文素养;社会表现
      【作者简介】石璇(通讯作者),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前言
      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美满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展望,是人类思想和真实情感的展现,人文素养具有想象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英美文学作品是人類文化长河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着英美人文精神,更推动了整个人类文学发展。(刘丽君,2016,p.267)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素养,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熏陶。
      一、人文素养概述
      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包括三个层面: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研究能力与方法。人文知识是人性价值的理念基础,人文精神是文化素养的精髓,人文研究能力和方法是一种探究人文知识与精神的手段。人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能力的提升,更重要是彰显人类发展及价值。同时也是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总结出的一种处世哲学。人文素养与人类道德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都有着紧密联系,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三种精神的集中体现。(刘红岭,2015,p.44)
      文学是时代进步的一面镜子,映照着不同时代的时代背景,镶嵌着不同时代的优秀人文精神,展示着不同时代人类的文化结晶。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基于当代社会现实,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理想的一种展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加突出,不仅推动人类文学发展,也促进人类社会的改革进步。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
      1.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性本质。一位具有时代特征的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签,这一点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物活动的深刻描述来展示社会现实和人性价值以及时代精神。这一基本写作技巧被当时的作家广泛采用,例如19世纪美国传奇文学巨匠纳撒尼尔·霍桑在代表作《红字》中刻画的主人翁海斯特·白兰,主人翁白兰被牧师勾引,后与其通奸,在面对人们无情的蔑视和凌辱以及严酷的逼问时,她不为所动,没有透露出牧师的名字,而是选择独自背负通奸罪名,并且坚韧独立的将女儿抚养长大,最终以自己的善良赢回人们的尊重,以至于其胸前本是象征通奸罪行的A字标志被人们看作是天使的象征。翁海斯特·白兰正是19世纪美国人民面对无情压迫却坚韧不屈,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创造美好未来的人们的真实写照。纳撒尼尔·霍桑通过在作品中加入文化元素,以精湛的创作手法形象的展示出19世纪美国人民的探索精神。
      2.以生动的情节展示社会基本形态。无论任何时期,社会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英美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描述生动的情节来展示当时社会的基本形态,以此来彰显人文素养。英美文学作品多很多情节的变化往往是根据现实中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特点来设计的,并且结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时代文明,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凸显出社会发展趋势。(孙雪,2013,p.55)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刻画出女权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女性勇于挑战父权男权的斗争精神,隐含着在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的环境下,女性不甘忍受压迫,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情节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达。
      3.以社会现实为原型,展现人性追求。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来自于当时的某种社会现实或者时代特征,通过对社会现实或时代特征加以艺术升华,提炼出一种现实主义中心思想,再以这种思想为基础创作人物,在作品具体情节中展示人物的的情感和追求,而这种情感往往是当时社会的人性追求。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篇幅最长的一篇剧本,也是他最具盛名的一本。其中有很多个性鲜明,影射现实的角色存在。其中主角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的王子,是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有人文主义中对于理想的向往,他内心中充满着许多的疑惑。在面对复仇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犹豫与纠结。因此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而另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角色,克劳迪斯,他可谓是作恶多端,是社会罪恶的化身他自私自利,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而乔特鲁德,这是一个难以评价好坏的角色,她的性格与处境决定了她的变化,她爱丈夫,但却抵挡不住克劳迪斯的诱惑,她爱孩子,是不是为了孩子喝下毒酒,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些人物都有不同的经历,也都有各自所追求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的角色,他们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也反映了很多现实人性中存在的问题。(舒婧,2017,p.3)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也存在差异,所展现出的人性追求自然不同。
      三、基于英美文学作品从而提升人文素养的启发
      1.了解文化差异,创新思维方式。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英美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在创作手法和技巧上有许多区别,在具体情节设计时也因为东西方人们的教育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导致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内涵理解出现偏差,或流于表面,不能深刻分析其中隐射的时代人文气息和人性追求,不能深刻体会这些作品对于人性的解放和人生追求的启发。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东西方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的手法技巧有所不同,但是文学作品作为时代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物,其要展现出的人性价值和人性追求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不能到传统思维的束缚,要善于打破表面的形式化,勇于探索作品的人文内涵,才能体会到作品的人性美,进而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