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39 点击:

  【摘要】2020年初,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如此大规模、全媒体、常态化的线上教学实践带来了网络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这其中“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线上学习由于其缺乏学习氛围、对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的特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参与性不够理想。本文充分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用于教学实践,学期结束后,通过平台学习数据和教师评价,发现前人研究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以提出更适合本校学生的线上教学策略。
  【关键词】线上学习;参与度
  【作者简介】邓小米(1988.0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德语。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研究——以超星学习通为例”(编号:2020N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研究缘起
  近年来,在线学习这个话题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对于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学习,支持者认为这是百年来教育领域的最大创新,其影响力度是翻天覆地的;批评者认为在线学习只是简单粗暴地将线下学习搬到了线上,不但没有很好地解决旧问题反而还引发了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我校也积极开展了依托各大线上平台如超星、中国慕课大学、学堂在线等的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线上教学仅作为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次教学过程全程在线上进行,属于完全的线上教学模式。如此大规模、全媒体、常态化的线上教学应用实践在带来了网络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学生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优质线上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和管理策略落后”等。这其中“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线上学习缺乏学习氛围、对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等特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参与性不足,问题频出,如在线交互任务消极对待、作业练习不能按时独立完成等。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
  关于在线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前人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吸收,并结合实际线上教学情况,制订出一套教学方案。然后,,以两个学生人数相同、学习水平相近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班级采用新制定的教学方法,在另一个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学期末时,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平台学生学习数据如学习者的课堂互动次数、参与讨论次数、作业提交次数等,以及教师的判断如讨论水平、作业质量等,对两个班级的在线学习参与度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在学期末对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感受,将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后提出提升学习者线上学习参与度的策略。
  本課题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策略提出
  国内外学者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在线参与度是讨论在线学习必要且关键的环节。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学习平台、学习者和指导者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本文主要从指导者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外刺激和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学习情境、人际交互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等方面,其中教师的作用较为重要。Silvia Schiaffino认为,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Havard Byron(2010)认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便捷性和主动性对参与度有较大影响;Thanos Hatziapostoloul et al(2010)认为,学习反馈、学习结果、讨论过程对学生的参与度有较大影响。牟智佳以技术接受度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MOOC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模型,研究出了影响在线学习参与度的因素,该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主需要(教师支持、教师反馈)、关系需要(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和能力需要(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内在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感知满意度和内在动机。这些影响因素中自主需要和能力需要对学生产生了间接影响,感知有用和内在动机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自主需要对内在动机有较高强度的影响,内在动机则对参与性产生较强影响。并且外在因素中任一维度处于高需求,就会带动其他两个维度的高需求。肖璇研究发现线上教学的趣味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决定权、学习评价机制等会对学习者的线上学习参与性产生影响。宋怡、张旭等研究发现线下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Adnerson提出的关于探究性社区模型的维恩图(教育经历是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和的交叉区域)提出了建议。教学临场感通俗的理解是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心,能指导他们解决疑难并取得进步。教学临场感被认为是连接学习者与教师的桥梁,如果是面对面的授课,教学临场感会在教师走进课堂时即刻建立,但是在线授课的教学临场感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建立。李方方研究发现以下三点对建立教学临场感非常重要:清晰一致的课程结构、有意义的讨论以及直接指导。杨跃、黄晓英等研究认为网络学习的隔离感和孤独情绪会影响远程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合作组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成员会在网络学习环境中较早地建立并加强其社会临场感。杨杉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了课前给学习者布置学习任务、增加学习者自我满足感、案例式学习、问题引入式学习、小组发展等提高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策略。
  将以上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都是从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评价反馈、促发动机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提出了建议。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强调课程结构的清晰且一致性、知识的有用性、趣味性以及教学临场感;在课堂互动方面,重点强调小组活动和讨论;在评价反馈方面,强调对课堂各个环节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在促发动机方面,重点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