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768 点击:

  【摘要】为解决中英互译中跨文化语义转化过程中的情景化语料缺失和语言单元的缺位和错位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提供了若干处理技巧,并阐明了其中的背景机制和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英翻译;语义转换;缺位;错位;情景化
  【作者简介】于丽(198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职业教育。
  引言
  翻译是什么?《辞海》定义为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表达出来。这个定义只是从语义的层面定义了翻译,而翻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义的转化,还有文化的因素。翻译的过程还包含了信息传递,此信息既有语言本身的含义,也有语篇的隐含意义,还可能含有文化意义。由于符号语言和象形文字在文字形成、发展和繁衍过程中遵循的规律不同,所体现的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逻辑也不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中英文在表意细节的微小差异上存在语义转换的缺位和错位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大学英语翻译课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完成汉语和英语之间进行语际转换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障碍。因此中英文翻译不能止于依赖字对字、词对词、短语对短语的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翻译,应开展跨文化交流,因为单一情景下的固定说法可能在另一种语境下并不携带历史的、典故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含义,也可能某一个描述现象的名词或者代词放在中文情景下就表达弦外之音的意思。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如何传递超出文字本身的隐性信息,包括幽默、诙谐、自嘲或者讨趣的情绪化表意方式,是一个现代翻译学需要关注的技术与艺术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探讨中英文语义转换过程中面临的情景化语意的文字单元的缺位和错位问题,给出若干处理技巧,并尝试从理论上论述中英文语言文字差异化的发展机理和形成动因,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翻译兴趣,促进学生对语言差异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一、英译中的文化隐喻示例
  英美人讲“curiosity kills the cat”,直译为中文就是“好奇害死猫”。这种简明扼要的说法是人们观察到猫科动物喜欢跳跃到高处探查新鲜的境遇或者体验,或者用爪子去尝试撩抚活动的东西或者球状的物件,而有时这种好奇心造成了惊悚和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人们通过对猫的观察,总结出待人接物的“守正、本分”的心理,用于补充英美文化中对于中庸思想的缺失,大概相当于中文语境下的“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虽然这些语义理解的转换方向是通过作为中国国籍和文化出身的作者个人的联想,这些联想基于有限的已存知识语料库的库存,提取与之近似或者容易通过联想形成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的俚语。中文儿歌里讲: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这句童谣也是人们通过对于家鼠的观察,抽象出其中诙谐幽默地打趣说法,统一转换到人类行为上,揭示人们有时会犯“能请神不能送神”的错误,让组织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帮忙收拾乱摊子和“擦屁股”,造成组织的混乱。然则对于这组中英文语义短句的翻译转换,却没有一个字和词是完全直译对应的,而转译后的表达方式似乎也无法完全紧扣语义内涵的全部边界。这使得类似的跨文化的沟通无法通过简单的、简短的、一次性的翻译活动实现最优的思维活动传递和话语意义复制的效果。这背后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多元化,引发人们向生活学习、归纳总结的思维逻辑多元化,因此类似的丰厚的情景化背景很难一言以蔽之地涵盖在一句直译里,而转录的翻译也往往无法完全契合原文的语义边界,造成跨文化交流中传递信息的流失和原文所涵盖的语义丰富性的失真。这在技术层面使得跨文化的合作洽谈失掉了很多宝贵的可挖潜的瞬间,以及难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言下之意。
  二、中译英的文化隐喻示例
  中文的很多古诗词经常被社会上流人士引用描绘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但是这些诗词既不像“好奇害死猫”这样简单直接,又难以通过翻译的专业技巧本身展现完整的诗词情怀。中国人吟诗诵词时所感受到的意蕴是远非直译的字面意思本身能优雅表达的。首先,中国的古代诗词讲求押韵,吟诵时朗朗上口本身就造成一种艺术美感,陶冶情操。其次,中国的古诗词具有真人真事的历史背景,体现作者在所处王朝中宦海沉浮不得志的愁情或者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忠君爱国情感。这些关于诗词作者生平和民族性格的理解是一本人物传记和一朝历史的信息含量,而流露于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者宋词中的少言寡语却只是指间流沙、画龙点睛罢了。再次,诗词转录的翻译也无法传递背后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中国人历代传承的思想共识和文化认同,针对某种情景化场景表露的无奈的强烈认同,只有设身处地地浸透在文化本身中,以原生语言为载体,才能感同身受。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古诗词在中英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大打折扣,除了传播文化的瑰丽和多样性之外,对于现场决策和双方共识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有经验的演讲者也会适应性地选择对方文化中的俚语和典故来传递同样的意思,以求迅速引发共识,或者成对地对比引用双方文化中近似的文化典故,来搭建桥梁,促成加深共识,然而这也要求在跨文化交流之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而演讲者也要较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同时,引用对方国家的典故如若不恰当,引发不必要的联想和猜测,就弄巧成拙造成误解。因此,中国人引用英语国家的典故需要清楚了解该典故所有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外延的部分更加容易营造善意的共识。
  三、缺位和错位语义的翻译技巧
  如果从整个洽谈或者双方多次交流的全局的纵向的角度观察语言转换的缺位和错位问题,就可以借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洞的概念,遵循边际信息传递经由构建背景语义概念网络结构洞和边际信息正反馈加强效应大于可能的节外生枝的成本风险两条原则开展翻译活动。具体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北宋张恒渠有一首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首诗有多种译法,每种译法都旨在传送某种特定的意蕴和目的。这些意蕴和目的适合不同的场合和氛围,以及适用于不同目标的社会活动。其中的细节差别(nuances)最具有杀傷力,因为读诗的人们总是倾向于观察微小的、细腻的、隐晦的、情绪的、个人化的感受体验的表现力。如果是在一本书的扉页,张恒渠的这首诗可以翻译成“create heart for the heaven, explain destiny for the people, transcend civilization for the past, open peace for later generations”。然而,这份翻译稿忽略了原文中的很多珍贵的细节,但是它保留了英文诗歌习惯的简洁、对称和简短,用惜字如金的表达方式和关键词使用构建了一个可供联想的整体意念。实际上,如果是在大学的文学课堂上,针对这首诗的完整意义的诠释,不计较写法对偶和押韵,可以写成“create heart for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feed the living people and lead them to fight for a better destiny, learn from the dead scholars and scientists and inherit as well as carry forward their will and knowledge, start a comprehensively peaceful world for the later tens of thousands of generations”。可见,一般场合的中国文学经典的中译英转换很难留有足够的篇幅和时间以及听众消化理解的热情和时间来成功过渡每个细节。基于此,跨文化现场转录的中国古典文化需要借用英语文化和对方国家情景背景下的家喻户晓的有影响力的说法,结合起来加强语义联盟的效果,以构筑完备化的可供联想的意义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