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419 点击: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教材资源进行读后续写实践,将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分解、渗透在长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材资源;读后续写
  【作者简介】姚爱军,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
  面对读后续写题型将在更多省份的高考中出现的趋势,语言技能训练中应将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如在阅读训练中穿插概要、续写等活动,避免孤立的单项技能训练。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教材资源进行读后续写实践,将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分解、渗透在长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一、基于教材资源的读后续写策略
  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读后续写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对续写中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如果学生词汇量有限,对词汇的掌握也缺乏广度和深度,在写作中就会存在用词单一、平淡、乏味的现象,无法准确生动地描述事件、刻画人物和表达情绪。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分类积累,如话题词汇、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建立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词汇库,同时关注基础词汇向高级词汇的拓展。
  2.读后续写与语法教学相结合。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对续写中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也提出了要求,但学生续写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句子不符合语法规则,结构混乱,中式英语泛滥,句不达意,或者句型单一,不会使用较复杂的结构和高级句型,缺少得分亮点。这要求教师在起始年段重视五种基本句型的强化训练,以首先保证句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语法项目的教学,反复强化一些复杂和高级结构,适当应用在写作中,比如非谓语动词作状语、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等,从而提升句子的品质。
  3.读后续写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读后续写要求先读后写,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包括浅层的信息定位能力(包括5W1H)和深层的文本分析能力,如理顺故事的发展线索,理清人物的情感变化,提炼文本的主题思想,赏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关注写作的语言风格等。读后续写不能孤立地练写,而应该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优秀的适合进行读后续写的阅读语篇,教師应该善于发现其中的续写点,将读后续写灵活应用到深入学习文本的过程中。
  4.读后续写和其他形式的写作教学相结合。读后续写归根到底是写的能力的体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写的能力,具体可表现为造句、翻译、仿写、扩写、片段描写等,切实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
  二、基于教材资源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北师大(2003版)Unit13 Lesson4 “First Impression”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基于教材资源进行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主人公Jane的角度讲述她与最好的朋友第一次相遇的场景。Jane在图书馆紧张备考,却一直被周围人干扰,一个女孩Jenny甚至唱起歌来,Jane忍无可忍,轻声怒指她自私自利并匆忙离开,之后却发现重要的书不见了。Jenny发现了Jane的书后想办法联系以便归还给她,最终两人相逢、相认后一笑泯恩仇,成为最好的朋友。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故事情节完整,事件从开始到发展,经历矛盾冲突和高潮,最终化解矛盾,完美结局,并首尾呼应。这篇课文前四段虽然不完全符合读后续写题型在词数和段落等方面的要求,但后三段仍不失为一篇非典型的读后续写的范文,能为学生在训练初期模仿学习和尝试创新提供很好的借鉴。
  2.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本课分阅读和写作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阅读为主,通过设计各种任务实现对话题词汇的积累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第二课时基于课文前四段内容及第五段和第六段的开头句,框定好续写的“两条(情感线、感情线)四点(两段的开头和结尾)”,构思一个不同于课文版本的个性版的故事高潮,最终回到相同结局以呼应开头。写作之后再利用一课时进行学生作品的比较、分析和点评,这样可以“聚焦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问题,并指向写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学生写作技能的逐步提升”(常万里2018)。
  3.教学过程分析。
  Step1:Before-reading.
  Question:Have you ever met someone you didn't like, who later became your friend?
  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引出first impression的话题,初步体验话题中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为续写提供可能需要的创意灵感。
  Step 2: While-reading.
  4.识别体裁,合理预测。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图片及开头和结尾,识别文本的体裁,预测故事的基本要素,如时间(when:one day in the past)、地点(where:in the library)、人物(who:two girls)及结局(how: best friends)。
  5.快速阅读,验证预测。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能获取更多信息,明确更多较复杂的要素,如事件(what:From enemy to friend), 事件发生的原因(why),矛盾解决的方法(how)等。
  6.细读文章,理清线索。教师利用两个问题:What did Jane do? How did Jane feel?指导学生细读文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理清文章中的两条明、暗线索,即情节发展线(plot)和感情变化线(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