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876 点击:

  【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个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当前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智力与知识的培养上,德育仅仅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传播与渗透。实际上,,每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甚至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就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应用展开讨论,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局限,实现真正的育人。
  【关键词】德育;小学英语;德育渗透
  【作者简介】杨柳,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一、何为德育
  当代社会正处于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智力与知识的需要。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均需要与之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包括身体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尤为重要。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比“智育”有着更重要的地位。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是指在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对特定对象施加影响的活动,有一定目的性与计划性。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师等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就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展开研究与讨论。
  二、小学德育及其结合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小学德育的必要性。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性格、智力等发展的关键时期。实践表明,儿童的很多行为习惯均是小学阶段养成且难以更改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知识狭窄、阅历浅显,缺乏明辨是非、道德判断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学校、教师、家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能够对其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
  对小学生个人而言,德育能够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助力他们成为素质更全面的人才,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对于社会而言,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来终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良好的德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传承,有利于国家进步与社会和谐。反之,倘若我们忽视德育,甚至进行错误的德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将是一场灾难。
  2.小学德育结合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应该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同时,通过英语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也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對于每位英语教师而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道德品质往往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显现。因此通过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是一种非常有效且高效的德育方式。同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为小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风俗礼仪提供了渠道,能够开拓思维,培养思辨能力,融合不同的价值观念,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需要英语教师做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将德育目标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同方法,切忌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的教学活动。
  三、德育问题现状
  1.文化意识淡薄。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小学生也可以轻易获取大量的信息,这就导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与日韩文化的冲击,逐渐被忽视。如前言,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与思想固然有利于开拓视野,但如果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为前提,可谓得不偿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汇聚了几千年来无数先辈的精神与品格,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创造与发展,才有了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小学生很容易被西方文化与日韩文化所吸引,尤其是日韩文化在小学生中的传播已然形成了“文化入侵”的态势,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追寻刻不容缓。
  2.礼仪礼貌欠缺。现在小学生的礼貌礼仪意识普遍存在欠缺的状况,比如见到老师与同学不会主动打招呼,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貌,甚至讲脏话,随意取绰号,不知道对他人的好意表示感谢,衣着邋遢等。礼貌礼仪意识的缺失反映了德育的缺失,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对孩子溺爱、纵容,造成孩子个性乖张、偏执;另一方面,学校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忽视了礼仪礼貌教育;更令人担忧的是紧凑的社会节奏让人或多或少地心存戾气,无形中影响到学生礼仪礼貌的养成。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教会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貌习惯,才能让他们未来更体面、从容地生活与工作。
  3.责任担当不足。绝大多数小学生都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责任。不主动完成作业即对自己学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家庭中只知道向父母索取、不知道付出即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吵闹即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将这个问题归结到年纪小是错误的,这个问题反应的恰恰是德育的缺失。责任与担当意识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能够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人能够得到他人与社会信任的基石,个人责任与担当意识的成长也能够促进社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行进,加快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四、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
  1.巧用英语推广传统文化。在牛津版英语五年级教材中有“Chinese Festivals”一课,讲授了几种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英语表述,该课程正是可以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比如在讲授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英语视频给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让学生感受屈原的忧国忧民的心绪(可带领学习单词“worry”),对统治阶级怒其不争的悲思(可带领学习单词“angry”)。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动手制作龙舟(可带领学习单词“dragon boat”)或包粽子(可带领学习单词“rice dumplings”),感受传统民间活动与美食背后对屈原的追思(可带领学习单词“miss”)。同时,还可以举出一个比较相近的西方节日,比如与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尝试理解求同存异(可带领学习单词“re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