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08 点击:

      【摘要】绘本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需要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而非强调单词的教学。它图文并茂,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共情能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素材。那么,怎样有效激活故事前图,深化故事教学,拓宽学生语用渠道,发展学生英语思维呢?苏丽亚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这次课上,笔者通过同题异构的方式,与苏老师一起进行课堂实践探究,读者通过本文了解到绘本教学的脉络。
      【关键词】小学英语;同题异构;教学脉络;发展思维
      【作者简介】 左冬梅,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应该积极利用音频、书报杂志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绘本,图文并茂,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初级阅读者。如能有效选择绘本,将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积累知识储备,开发其语言思维。那么怎样选择绘本、有效阅读绘本呢?要选择原汁原味、专业出版社的绘本;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绘本;要给予有效的阅读指导,让阅读真正行走起来。读绘本不仅仅要读文字,更应该关注图画、故事的情节,并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此次同题异构的实践活动,笔者通过与苏老师课堂的教学对比,让读者快速理清绘本教学的脉络。
      一、 课前选好题材,明确绘本主旨
      新课标指出: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六年级应完成二级目标。由于不同年段的孩子需要达到不同的分级目标,所以,在选择绘本上,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二级目标在听说读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所以,绘本的难度必须适当。其三,二级情感目标,希望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并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所以,绘本应该有趣,原汁原味,融匯国内外的文化,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此次同题异构,选用了“My dad”,并选择了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执教。该绘本满怀父子亲情,还使用了很多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父亲的无所不能。学生们在被吸引的同时,也能引起共鸣,所以,要从学生的情感落实设计教学思路,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线路,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二、 课中图文结合,理解文本大意
      1. 围绕主线,激发情感。绘本作为补充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能与学生的爸爸有真实的比较(周丽娟2018)。在绘本教学的初始阶段,苏老师让孩子们欣赏了一系列的父子照片,这些照片有的出自著名的动画如:海底总动员中的Nemo and his dad ;也有父子明星:《爸爸去哪儿》中的陈小春和儿子Jasper;还有外国电影《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的父子亲情照片,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并在情理之中打开了今天学习的主题“My dad”。当欣赏完图片后,苏老师启发学生看图识人How is his dad? 一看一问,看似简单,却环环相扣,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共鸣,特别愿意表达,发自内心地说出His dad is brave/clever...等。
      在教学中,笔者也使用了整体性原则,由一则广告“My dad”引出本文的主题,里面的内容由小孩子和父亲,也有成年人和父亲,虽然同样是父子之间的故事,但却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在引起共鸣上,不如苏老师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或人物来得那么强烈。因此,文本的引出应该和孩子的实际生活相呼应,要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得到呼应和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感、投入学习。在欣赏完广告后,同样发出了How这个提问,却显得有些空洞,孩子们偏离实际的表达只是完全依赖于自己已有的单词词汇量,而非发自内心情感,真心地想表达。
      在启发学生思维的时候,必须给出契合学生实际生活场景的有效提问,才有利于学生表达并发出想表达的意愿,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 图片环游,面向整体。绘本教学不应只教会孩子为语言而阅读,更应教会孩子为图画而阅读、为故事而阅读、为想象而阅读、甚至为发呆或打发时间而阅读,如此,对孩子而言,“阅读”才会真成为“悦读”(张伊娜,2018)。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环游的方式,让学生从封面出发,逐图观察、大胆猜测、尝试表达,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通过学生观察主人公的表情、动作、神态、衣着……引导学生思考“How is his dad?”当学生通过猜测:He is happy/humour/...等时,学生对主人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形下,苏老师通过启发:You will find something more about his dad.来展示绘本的全面貌。学生通过边听边看,对主人公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这种整体阅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主旨,理清思路,找到阅读的兴趣点。
       同样是从书本封面入手,初步感知主人公,笔者也是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再抛出问题:How is his dad?但没有引导学生具体看图片的哪个地方,导致学生只集中观察了dad的笑脸,回答得比较单一。而后笔者的补充提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is dad? 去激发学生拓展思维,,但效果没有苏老师问得自然真实。
      所以,教师所有的设问都应该围绕已有的信息,让学生思考、想象,并在当接下来的内容充满兴趣时巧妙的提问,才能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
      3. 解读故事,把握脉络。好的绘本教学应该教会孩子利用上下图,上下文以及图文之间的关系,理解并参与故事的叙述,发挥想象力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其意义远胜绘本中简单语言的即时学习与记忆。(2018,张伊娜)
      在苏老师的教学中,处处都能体现图文共赏的魅力。当学生在观察图片时,会引发思考,为什么他的爸爸什么也不怕。到底他勇敢到什么地步呢?当学生仔细观察上下图时,他们会发现主人公的爸爸连大灰狼都不怕。

    相关推荐


    [校园英语杂志社] 借力校园活动,拓展绘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