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615 点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期望学生快乐学习,真正热爱所授学科。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改革的进展亦备受学校师生的关注。英语学科包含大量词汇、语法知识需要记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入手,优先带领学生享受英语学习乐趣,进而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情感态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的常见误区,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列举了数项优化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的相关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积极情感态度;培养
  【作者简介】郭毅玲,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煤小学。
  引言
  当前,“双减”政策实施,学生在课后获得了更多的空闲时间,生活安排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自由发展情绪虽可贵,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亦十分重要。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学生需长时间面对非母语的大段教材内容,亦要记忆生词,熟悉语法,,整体学习过程如“铁杵磨针”,没有一定毅力及积极情绪态度,很难长期保持优质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从学生视角入手,着重考量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方法。因此,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情感态度的意义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学生对各类学科形成认知与印象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投入更多耐心,用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应对相对枯燥、无味的单词背诵及语法练习。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后期学生更需面对难度逐步提升的课程学习及阶段考试,良好心态的养成,亦能帮助其及时消除学习困境带来的不良情绪,确保英语学习顺利开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的常见误区
  1. 强调积极情感培养,并非强调竞争意识培养。有时,小学教师将“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与竞争意识混淆,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举手、敢于比较,在活动中争做第一、不甘人后便是积极情感态度成功培养的表现。诚然,适当的竞争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保证将更多精力投入当前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也会优先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赛精神,避免学生过于在意输赢,偏离应有的学习发展轨道。但积极情感态度并非为“竞争意识强”所能概括,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其竞争意识培养成效往往不甚明显,但并不代表其在整体积极情感培养上存在弱势。教师应倾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发展的效果,主动向学生敞开心扉,了解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特性。强调积极情感培养,可从柔性的鼓励做起;而竞争意识培养,则不可避免存在“赢家”与“输家”的判定,学生的学习信心或会因此受挫,进而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甘愿“止步不前,就此沉沦”。
  2. 注重情感正向发展,亦要关注消极情绪排遣。即使部分教师正确分辨出英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的侧重点,其更易出现“忽视学生消极情绪排遣”的问题。教师宜提倡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应对学习挑战,但人的情绪保持并非由开关控制,人更非机器,无法一直保持他人想要的状态。教师不应在培养引导中要求学生持续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更应适当关注学生消极情绪的排遣。侧重式的教学引导容易令教师更多注重学生正向发展的痕迹,而忽视学生学习存疑、信心不足、深感疲惫的“求救信号”,进而一味地要求学生向前奋进,勇闯难关,如同坐在马车上的持鞭人,笑容满面地对承载学习任务这一“马车”的学生们挥动皮鞭。一味地正向鼓勵,只能令学生认为教师无法与自身共情,“心门”也会因此关闭,师生沟通受阻,培养引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应做学生学习奋斗路上的同行者,更应多从学生视角看待英语学习问题。同时,学习以外的各种事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充分考量这些因素的影响,盲目片面地要求学生振作,亦是常见的教学问题。
  3. 期望尽早得出成果,但不应揠苗助长。积极情感态度对学习发展的促进效果相对可期,但部分教师过于“心急”,希望学生不仅能于课中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还要在短期内展现良性心态培养对自身学习水平提高的影响效果。甚至部分学生发展境况不明显,教师对其反复提问,直到其达到自身期望的水平,才对下一名学生加以关注。情感培养需要“细水长流”,“揠苗助长”的培养形式反会影响学生自身规划的发展节奏。教师不应在培养期间过多追求成效,但教师或许认为“不以成果论英雄,又如何得知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效果”。当前,教学改革更加推崇关注学生阶段性能力提升效果,而非单纯以“回答正误”“成绩高低”评判学生是否成长。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学培养方法依旧常见,教师应优先摆正自身态度,重新思考自身在当前教学发展阶段的主要追求。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培养的优化策略
  1. 应用生活化教学,滋润学生心灵。小学英语教材知识本身难度不高,此阶段的教学更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在此条件下,教师可适当应用生活化教学,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中,协同沉浸式口语练习,实现积极情感态度的高效培养。
  以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Lesson3“Making breakfast”的教学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记忆诸多食物类英语单词,如面包、牛奶、鸡蛋等,教师可优先设置生活化场景,如将教室前排布置为“家庭”场景,摆放两张课桌拼在一起,四周摆放四个凳子,再将办公室的挂衣架置于一旁,邀请学生前来进行剧情演绎。教师可扮演“家长”,学生可扮演“孩子”,整体会话可先用汉语表达,而后在第二次演绎时,尽可能使用英语。生活化剧情的推进可由教师引导,如在当前场景中,教师扮演的是一名担心孩子不吃早饭的母亲,推荐孩子吃完早餐再出门;学生会因个人性格不同,或会有不同反应。如学生赞同“母亲”的说法,坐到桌边吃早餐,教师则可进阶推动剧情,在学生放学回家后询问其饱腹上学的感受;如学生相对调皮,拒绝吃早餐,“母亲”便可一路追随,一直将早餐送至教室,观察学生的后续态度。参与演绎的学生或并非一人,在“非主角”学生的帮助下,吃完及“被迫”接受早餐的学生可继续演绎饱腹或空腹上课的剧情。如剧情进展至学生为避免“母亲”“失望,在教室门口吃掉带来的面包和牛奶”时,教师可再度扮演“教师”,告知其应向“母亲”说一声谢谢。此时便需要学生应用所学单词造句回复——“Mom, thanks for the bread and milk.”,才可结束演绎。此间,学生可受气氛感染,逐渐想起家中父母对自己的照顾。教师在中、英文会话的剧情演绎后,可于课堂结尾总结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十分重要,如果大家不吃早饭,爸爸妈妈会十分担心。经过今天的演绎后,大家有没有想过给爸妈做一顿早饭?做早饭时,爸妈询问你面包、牛奶的英文单词怎么读时,你会回答不上吗?由此可见,学好英语是多么重要。”自此,学生每每进行英语学习时,都会或多或少想起家人,进而展望未来,以相对积极的情绪进行课程学习。

2022040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