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43 点击:

  摘 要: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上,绘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绘本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思维能力的任务。本文通过对绘本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研究,探究绘本教学中如何实现思维可视化,探索英语绘本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以期实现学生语言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思维品质;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陈小香,福建省厦门市瑞景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的任务。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抽象的,需要借助语言表达才能体现;要提高语言习得效率,发展學生思维品质也至关重要。近年来,英语绘本进入小学英语课堂,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具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情感体验的价值,也具有“发展儿童语言能力、促进心智、提升思维品质的功能”。因此,绘本阅读既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绘本中词汇、句子的教学,重视故事情节理解,忽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或者学生思维固化,只着眼于单一文本的学习,缺乏对故事的全面看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以符号、文字和图片等对绘本故事进行直观、简洁的表达,是将绘本故事内容和情感理解、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这一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读懂故事和厘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建构故事网络,使其看清知识间或者故事中的实质性联系,促进思维的激发和整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逻辑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思维方式,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一、绘制圆圈图,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灵活性
  圆圈图是由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组成的思维图式,中心词写在小圆圈内,由中心词联想的内容写在两个圆圈中间,这样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使之产生更多有创意的想法。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性格、特征和经历等,都可能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阅读前,教师可以运用圆圈图,让学生对主人公相关信息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让学生大胆猜测故事情节,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亦能激发其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1】绘本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
  【主要内容】蚂蚁在春天、夏天和秋天里辛勤劳作、搬土筑巢、储备粮食,而蝗虫则在这三个季节里唱歌、跳舞、弹琴;冬天来临,蚂蚁有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巢穴,而蝗虫因为之前偷懒,只能在寒风中饱受饥饿之苦。
  【案例解析】在开启绘本的图片环游之前,教师让学生先观察绘本的封面,设计了“What can we see on the cover?”的问题,学生基本能说出故事的两大主角the Ant 和Grasshopper。紧接着,教师抛出圆圈图和开放性问题“What did you know about/ think of ants? ”,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对故事主人公之一(The Ant)进行联想,畅所欲言。于是,学生根据自己在其他学科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联想了蚂蚁的属别(insect)、外观(small、brown、six legs)、生活习性(群居、杂食性动物)和特点(hard-working、“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这一圆圈图,在学生的自由联想和畅所欲言中,,不断丰富,不断填充,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过程显现出来,成为可视化的成果。
  想象和联想是形成思维导图的基础。绘本故事阅读中,师生共同绘制圆圈图,就是借由这两大大脑运作机制,激活学生大脑神经元,将原本零星状、散点式分布的感官或知识显现出来。这一圆圈图是发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也是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现。这一思维图式的使用,可以外显学生头脑风暴、自由联想的思维过程,教师对此进行引导,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绘制流程图,厘清思路,提升思维逻辑性
  流程图是由方框和箭头组成的,每个方框可以书写一个故事情节,箭头方向则表示故事发展的顺序。它是“用于分析事件的顺序和步骤”的思维图式。英语绘本故事中,无论是“曲径通幽”的曲折发展,还是“一眼望穿”的平铺直叙,基本都隐藏着一条主线,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往往无法轻易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找出该主线,导致最后环节的输出失败。因此,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态绘制流程图,使学生厘清阅读思路,快速高效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抓住故事主线,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为学生构思和输出提供语用素材、语言结构和故事脉络。
  【案例2】绘本Little Mouse Deer and the Crocodile
  【主要内容】饥饿的小鼷鹿要到河对岸觅食,但却苦于无法过河,它在岸边遇到了同样饥饿的鳄鱼,鳄鱼心怀鬼胎,想要吃掉小鼷鹿。但是小鼷鹿灵机一动,欺骗鳄鱼说“国王想要统计鳄鱼数量”,让所有的鳄鱼在河里排成排,方便计算。于是鳄鱼召来同伴,排成排,让小鼷鹿边跳边数。最终,小鼷鹿到达河对岸,找到了鲜美的食物。小鼷鹿用自己的智慧达到过河的目的,鳄鱼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行径。
  【案例解析】阅读到故事的主要部分(How did Mouse Deer cross the river?)时,笔者带领学生共同建构了以下流程图(见图2)。该流程图将复杂冗长的故事情节精简为由方框和箭头组成的块状图式,将故事发展的主要情节完整而系统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抓住了故事的主线和情节发展的顺序。这样清晰的结构有助于学生厘清思路,更好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记忆,为学生后续的语言输出提供程序化和顺序化的语言支架。在该流程图的左侧,笔者加入了First、Then、Next 和At last几个逻辑关系词,既直观地体现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又辅助学生有逻辑地构思输出语篇的内容,最终复述出具有逻辑性的故事,而非支离破碎或杂乱无章的片段。

2022080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