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43 点击:

  摘 要:语感是人脑直接将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英语教学中,语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陌生词汇的含义,还能帮助他们生成实践运用能力。教师要建立主体意识,从语感培养出发,创优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针和策略。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语言氛围中,思维认知能力会迅速升级,形成崭新言语体验契机,为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创造条件。
  关键词:激活;学生;英语语感
  作者简介:张琳,兰州市第九中学。
  一、多元聆听中启动语感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个专门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4-12岁是这个区域升级的关键期。高中阶段,语言学习已经定型,学生再探索英语知识就会非常吃力。教师不妨从语感培养着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多元化探索。语感培养最基础、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聆听。聆听是学生接触语言、感知语言最直接的方法。巧妙设置聆听情境,给学生以感官冲击,让他们在聆听过程中逐渐形成语感,这是不错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Cultural relics”时,教师发现学生似乎对这部分内容没有过多的接触和感知。要想顺利启动英语教学,必须寻找契合性更强的切入角度,且作为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学生的兴趣点还是比较容易触发的。基于此,教学伊始,教师展示出许多中国文化古迹,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皮影戏、剪纸等。在播放过程中,视频中还会给出相应的英文介绍。这样的导学形式既刺激了学生的听觉,也刺激了他们的视觉。潜移默化中,学生产生了学习探索的欲望,对单元主题的兴趣度更加浓厚。聆听活动看似无关紧要,但它却是开启学生语感大门的钥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聆听形式相对多元,但最常用的就是录音机播放或者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聆听。在采用这种形式带领学生们聆听英文发音、感知英语语境时,英语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感培养过程之中。仍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作为案例,英语教师在课堂之中带领学生们开展英语聆听环节时,不能直接给学生们播放录音,或是为学生们进行示范朗读,而应当先进行充分的教学铺垫工作,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进行畅想、讨论与发言,从而创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们能够在聆听环节之中,高效率地培养英语语感。例如,教师可以先创建如下讨论话题:“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去旅游、参观名胜古迹呢?你参观过哪些名胜古迹?对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了解呢?或者,你有没有在书籍中、影视作品中见到过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古迹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并尝试用英语进行表达,谈一谈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通过设置以上话题,学生们将能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诸多方面出发,自发开展讨论活动,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进入到本节课的主题与情境之中。在学生们讨论结束之后,英语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英语聆听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语感。比如,英语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同学们,通过讨论,大家尝试了用英语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但仍然有许多表达不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录音,感受一下纯正的英文发音、了解一下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基于此,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之下,进入到英语聆听环节之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傳统聆听形式无法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更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从聆听形式革新着手,设计趣味化情境,让学生走出传统聆听形式怪圈,走进特定环境中,在声音、动作、环境的交织中启动语感。比如,英语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录音、示范朗读这两种形式带领学生们进行英语聆听,培养学生们的语感,还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与教学设备,转换聆听形式、增添课堂趣味,,既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提高语感培养效率,实现高效英语教学。在课前准备环节,英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课件,充实课程内容,并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不仅得到听力锻炼,更实现听觉、视觉与感觉三方面的联动,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学科知识,得到英语语感培养:“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环球旅行’,我们先来到了‘故宫’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故宫”的英文介绍录音,带领学生们聆听。通过这种形式,教师不仅能够设置聆听环节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语感,更能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长远进步。
  二、朗读训练中习得语感
  朗读不仅是语言类学科学习的主要方法,还是生成语感的关键。教师要抓住课堂中的朗读时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高中生经过了中考洗礼,学生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从不同方面展开考量,设置朗读训练时,要因材施教,可以将阅读难度系数较低的学生指派给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将阅读难度系数较高的部分分派给英语基础较强的学生。这样的分配是合理的,能够为不同层级学生提供学习便利。在朗读训练中,学生对词汇、句型更加熟悉,逐渐习得语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借助Reading部分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朗读训练。这段内容是两人对话,信息含量也比较大。为了增强学生的专注力,教师没有按照文本中的对话顺序进行朗读,而是以问题呈现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教师不按常理出牌,给学生留下了更丰富、更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参与热情和朗读文本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在朗读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必须转换表达方式,但大部分词汇和句式都是文本中出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得到锻炼,英语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生成。

2022091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