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405 点击:

  摘 要:中国古诗从形式到内涵都有其区别于异域诗歌的鲜明特征,诗人们追求的“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的理想状态,要求译者必须把握好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核心概念,更多关注诗歌的美学特征而非语义信息。通过审视几位典型译家的译诗之策可知,要想较为成功地翻译中国古诗,应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着手,挣脱语法和语义的束缚;有意识地发挥视觉化思维过程,用另一种语言重构文字背后的画面感;同时兼顾音与形,再现诗歌不同维度的美感。
  关键词:翻译;诗歌翻译;中国古诗
  对于翻译实践和研究者而言,诗歌翻译是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当前,在“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诗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尽管现代翻译学理论主导下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层出不穷,但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译家往往和这些理论并无直接关联。所谓译无定法,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翻译家们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从他们的译诗之策出发,或能得到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译诗之难
  相比于其他文本而言,诗歌难译,中国古诗更难译,这一点可以说是大部分译者的共识。一直以来,东西方都有不少翻译家、诗人和学者坚持“诗歌不可译”的观点,例如现代翻译家周作人、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英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等。此外还有很多学者虽然不主张绝对的“不可译”,但也认为诗歌翻译对译者具有极高的要求,例如郭沫若和闻一多就曾提出,应当“以诗译诗”或“诗人译诗”。当代翻译家许钧也曾感慨,中国古诗词的翻译,难度怕是不低于李白所感叹的蜀道之难。
  二、翻译视角下的中国古诗
  (一)总体特征
  直观来看,中国古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文字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要在翻译过程中顾及这些外在层面,尝试保留其美感,已属十分不易。若论及内容,中国古诗特别讲究“意会”,简洁凝练的字词背后往往蕴含着无限意味和所谓“神韵”,即苏轼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因此理解和释义本就不易,要紧之处非先生指引或“书读百遍”常不能得其义,又何况将其译入别的语言。再进一步讲,诗歌的差异还涉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整体而言,中国人偏感性,西方人偏理性。中国古诗常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抽象的思想,字里行间散发着情感的变幻莫测,诗人们描写山川、河流、田野、树木、花朵等等,同时会将他们当时的感受和思绪寄托在风景和细微的事物之中,这能在中国读者中唤起相同的情感和共鸣。情景交融,这是一首“好诗”的重要标准,然而如果不能让异域文化的读者领悟到这些,那么翻译后的中国古诗将黯然失色。
  (二)意象与意境
  这两个概念属于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意象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也就是承载了诗人情感和思想的事物。“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的《论衡》中,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整个文学领域,大量的意象随着长期积淀而变得约定俗成,对中国人而言他们有着普遍公认的象征意义。例如中国古诗中常出现的“山”的意象,它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包括永恒、稳固、阻隔、思念、隐逸等。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文学、绘画等领域的艺术作品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或效果,其所描绘的场景与作者或画家的思想相互融合,达到一种整体的画面效果,能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想象。可以说,一首诗中的众多意象构成了整体的意境。这一概念涉及的不仅仅是诗歌和诗人本身,还有读者及其感受。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对这一概念做了如下解释:“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也”。也就是说,意境在读者脑中构建了一個立体的诗意空间,它由具象的事物和抽象的想象共同构成。因此可以说,要想译好一首中国古诗,首先要读懂它的意境。中国古诗的表达委婉含蓄,无论普通读者还是诗歌译者,都必须透过诸多意象体会其背后的言外之意。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把握诗歌的抽象美,并尝试着再现这种抽象美,这样才有可能使异域读者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感受。
  如何在翻译中国古诗的过程中解读和重构其意境之美?如何再现中国古诗用意象表达情感的这一特点?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十分困难,甚至有人认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中国人的感性思维方式可以理解诗人想要表达什么,但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换做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又当如何呢?如果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译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诗是不可译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意象因文化而不同,譬如中国人歌颂松柏,以其作为美好品格的象征,欧美人则对大海和雄鹰青睐有加。同一个意象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引起不同的联想。意象之美有时候还有其历史原因,抛开这些原因便无法引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存在原诗的美感了。中国古诗意象中的很多文化内涵在西方语言中是缺失的,要想引起异域文化受众的共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 科学与美学
  现代翻译理论很早便转向了语言学立论,翻译似乎已经由一种富含感性因素的技能转变成一门充满理性认知的“科学”。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从事诗歌翻译的译者和学者认为,译诗不是科学,而是一种艺术,或者说它更与美学相关。国内关于诗歌翻译的研究中,“美”字经常作为一个关键词而出现,还被进一步划分成不同方面或层面。
  中国诗歌语言简短却意味深长,其风格往往朦胧、含蓄。人们常常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粗略的“写意”技法相提并论,而西方诗歌则更像写实画法。这或许也成为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不同的原因。一些国内著名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颇有中国特色,例如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五美”,钱钟书的“化境说”,以及在当代影响极为广泛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全都涉及美学视角。傅雷则更直接地将中国绘画美学理论借用到其翻译理论之中。现代翻译理论与传统美学相结合,构成中国翻译理论的典型特征,这尤其体现在中国诗歌的翻译中。译者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递语义信息,而是要关注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诗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