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白清平 李长真 字数:7507 点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具有诸多理论创新,其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进行的最新布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新指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硕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DJ014);2013年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3Z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在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布局。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现实基础上,顺应了全球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时代潮流,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新部署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重新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追随者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进行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1]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从生产力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即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扩展劳动对象、不断革新生产工具。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既不落后于生产力,也不超前于生产力,而是更好地适应于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为经济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关系实际上就是经济基础。可见,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就要不断加强经济基础的建设,即经济建设。从这个角度看,加强经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的重要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讲:“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2]笔者进行了考查发现,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们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十分重视并重申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只是十七大报告没有专门强调。这可能是由于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一直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前这段时间中,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GDP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所以决策层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乐观,对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没能像以往一样高度重视。但尽管如此,十七大对于经济建设也非常重视,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由以前关注“快”转变到关注“好”上来了,实际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其次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3]可见,党的十八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再次高度重视,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这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1.2 提出了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4]这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着力形成“四新”,即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其中,新动力主要指创新驱动,但又不限于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动力包括: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可以看出,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动力更强调的是依靠我们自己来创新发展,摆脱依赖国外的传统思维。以往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一直是投资、消费、出口。但是,这“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即投资、出口已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拉动乏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大规模政府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国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由于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遇到国外经融危机,这种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少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经寸步难行。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障碍,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开始减弱,使得原本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以往的“三驾马车”拉动转向“五驾马车”促进,即转向内需拉动、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从而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1.3 提出了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都会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1982年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十三大报告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对不同市场主体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最新要求

    政治建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在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详细地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政治建设不能改变基本的政治制度,这是基本原则。在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政治建设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那么,政治体制改革具体要改什么呢?十八大报告首次用“三个更加注重”加以强调:“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落实依法治国和依法管理。政治体制改革具体要怎么改呢?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任务当中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强调,“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6]协商民主应很好地应用于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策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积极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是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同时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不断完善各种协商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完善协商制度、实现规范性,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水平。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新发展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体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十八大文化建设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地位的新认识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但大国不一定就是强国,就像近代中国一样,尽管是大国但各方面都积贫积弱,是一弱国;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尽管是一小国,但它却很强大,是一强国。党的十八大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首次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相对于文化大国的建设要求,文化强国是更高的追求。文化大国在文化建设的不少领域都有发展,往往体现在量上、范围上。但文化大国不一定就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不仅在量上、范围上,更重要的是在质上能够引领本国、甚至全球的发展,处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我们不仅要建文化大国,更要建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诉求,是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突出体现。同时,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7] 可见, 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的地位提升到了是否能够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重要作用及建设途径作了论述。党的十七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新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地位的新认识、内容的新丰富、途径的新探索方面。[8]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次提出了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重大发展。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新观点

    加强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在如何加强社会建设方面有许多新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措施就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范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发展。

    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9]十八大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法治保障”,而且将“社会管理格局”改为“社会管理体制”,表述更加准确,内涵更加丰富,突出了依法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范围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强调了面向城乡全体居民的范围,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体制方向,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组织建设的内容。十八大提出了新型的社会管理机制,即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思路的新发展,不仅要有常态管理,还要有应急处置,更要有源头治理,这三个环节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机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理论内容。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念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0]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提到了应有的高度。这里我们重点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四方面建设的关系。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就可以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否则,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都会面临很大的危险,人们的生存环境就会恶化,我们的国家、民族就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融入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和全过程,而且还要融入其他四个方面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既融入又凌驾于其他四个方面建设之上,成为其他四个方面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要建成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形成了一系列的创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还没有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目标。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第一次明确地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目标。十八大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把“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之一,这就形成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呢?这就要通过“五位一体”来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应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那么“美丽”的目标也主要由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又因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到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和全面过程中,所以,“美丽”目标的实现也体现于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但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都要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和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才是实现“美丽”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

    [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

    [7]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8]胡映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新发展——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十七大[J].道德与文明,2008,(2).

    [9]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M].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1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作者简介

    白清平(1977—),男,陕西清涧人,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长真(1961—),男,河南平顶山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