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符开玉 字数:2505 点击:

    摘 要: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以深入研究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对策,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党历来都重视“三农”问题,党和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

    1 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

    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仍然不乐观,我国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农业抗灾能力弱。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 规模经营。部分镇、村规范的公路未完全硬化,仍然存在残缺不全的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薄弱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1.2 对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始终不足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低利润产业。种、养殖业,投入成本偏高,农作物生产周期长,利润低,人们偏向于投资高利润行业。很多农村先富的群众不是进一步投资农业来带动本村群众致富,而是专项投资高利润行业。我国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和补贴仍然不足,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补贴资金不多,由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上家庭以外随时发生,农民不敢随意投资农业生产,很多年轻农民都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敢任意消费。

    1.3 农村土地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农村土地名义上归集体所有,现在是归乡镇、村组所有。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虽然被延长,但仍未得到真正的长期化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短期行为。原因是由于土地流转没有形成制度,土地市场发育不全,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难以正常流转。

    1.4 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仍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成功的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高于农村,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仍然不断的在扩大。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偏高,种子、农药、化肥等价格上涨,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将将继续留在农村,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却不能扩大,致使农民收入增加比较困难。

    2 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对策

    2.1 持续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2 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2.3 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对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持续和稳定的投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制定各种惠农、鼓励农民的政策,从土地、税制、财政补助、人才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扶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包括农村的学校、道路、医疗、生产基础设施等,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和救助的投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完善农村的医疗救助体系,引进人才,提高救助水平等等。

    2.4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加强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2.5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继续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重大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好水稻栽插和收获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工作,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规模,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农机作业水平。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6 继续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严格考核和督察粮食生产,做好各项服务,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坚决杜绝耕地抛荒、稳步增加粮食产量;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构建,减少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